看着爸爸创作完成的一叠厚重的《袍修罗兰》手稿,我不禁问爸爸:“对于《袍修罗兰》,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体悟人生。”爸爸很快地回答我的话。是啊,“体悟人生”对于一个走过大半个世纪的人来说,是一次对生命的回顾、审视和思考。
爸爸创作并录音古琴曲《袍修罗兰》,前后经历了三年的时间。以前,他写过其他的一些器乐曲,如古筝曲《伊犁河畔》、二胡曲《水乡行》,和西方音乐家一起即兴创作的《中国梦》等等,也沉醉于古琴打谱工作(古谱解译的再创作)。但象这种古琴音乐的纯创作还是第一次,在这之前他还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进行琴曲的创作。因为在爸爸看来,古琴音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前人创作的古琴音乐可以说是尽善尽美的了。在他的古琴打谱过程中,常常赞叹古人的神思妙想,古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认真但又随遇而安的态度都与艺术谐和地成为一体。每当一首古曲被整理出来,爸爸用他所理解的音乐语言弹奏时,就如同在和千百年前的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彼此的感受,其中的快乐与满足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所以,他认为古琴曲的创作不同于一般乐曲的创作那样简单,故而迟迟没有动笔。
家里有一架明代的古琴,它的名字叫作“忘忧”,197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的。当初之所以赋予它这么一个诗意的名字,我想是因为一个将近中年、经历了种种苦乐的人对人生的一种情怀,对自然、生活、和音乐的热爱。的确,就如它的名字那样,“忘忧”经常会让爸爸沉浸在自由自在的琴乐之中,忘却烦恼、忧愁。多年的弹奏使得爸爸有了更多在琴乐上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没有这么多年深细的弹奏,《袍修罗兰》可能也不会象今天这样成功。
古琴打谱是爸爸入迷的工作,他常常对某一句旋律反复吟唱、弹奏,以期得到更好的音乐效果,更真切地表达琴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同时,也对古曲的内容和结构有了更多的体会,古人的创作手法给了他很多新的启发。这对后来古琴套曲《袍修罗兰》的创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袍修罗兰》的创作,爸爸花了很大的精力,一开始并不顺利。由于以前从来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古琴独奏曲的创作,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在琴上摸弹一些片段,并且时常让他的学生郭平、鲁羊来听。我们这些学生也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并且一起讨论,有时要放弃几天乃至十几天用心写成的素材。在爸爸摸弹、记谱、讨论、再写再组织中,渐渐地,第一首乐曲《地》开始成形,爸爸对琴曲的创作也开始有了信心。伴随着日常生活人人都必需的重复、琐碎,几个月的日子在平静和偶有的热闹里流淌过去……。当他有一天把整首《地》创作完成,完整地弹奏出来时,我们都被琴曲那广博深厚而又充满灵性的旋律震憾了,当时我们的那种欣喜、感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中国传统音乐具有旋律线条感的特性,从这个角度可以说,音乐往往缺少立体感,气韵宏大的东西因此而变的难以表达。但是,《地》却给人听到了一个冥茫宇宙的自然声响,自然、人、生、死,这些平日里不会联系的太多的问题在这时不知不觉地渗入心灵。流畅的音韵取代了言语的表达,似乎更加能够触动人的内心。
有了《地》的成功,后面的创作开始顺利了。创作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中国传统的眼光来看,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情感是最动人的。好的音乐作品也是如此。(www.xing528.com)
宜兴是爸爸的故乡,风景秀丽,是江南典型的温山软水,对性灵活脱的作品自然有极其强烈的生殖力。爸爸非常喜爱他的家乡,他曾多次对我说过,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里,《故乡》是他最爱看的,《故乡》所描写的水乡风情,能勾起他的童年时代的回忆。近几年里,他时常或带家人,或带朋友,或带学生,或者干脆一人回到宜兴。在那里,见不到大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不会身陷喧闹繁杂的人群。只有清澈的池塘,青翠的竹林,船尾相连的河道,儿时的伙伴,同窗的好友,熟悉的乡音……。爸爸甚至想在宜兴山村买两间旧房,过采菊东篱的日子。可能会有一些人不太能够理解爸爸的这些想法,因为在现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所有这一切,已经变成不是人人都能体味得了的闲雅生活了。亲切、松弛、自然是爸爸在家乡最直接的感受,《袍修罗兰》的好几首作品就在这样的境界里,自然流畅地产生了。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水》的创作那样:“轻快的旋律一如清泉畅流,没有一点阻碍迟疑”。
爸爸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高,吃穿用住都没有什么讲究,只要合理就可以。但是他对另一方面的要求很高——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的快乐。而这些快乐就在日常琐事,人情世故中得来。譬如和兄妹讨论家庭事物;给学院的学生上作曲或理论基础课;回到宜兴,和四十年没见面的同窗好友重逢叙旧;与乡间老农谈天;与来访的朋友学生说话,和他的学生鲁羊、郭平互相讨论学习;做家务;管教、容忍脾气倔强的女儿……。这些都是人们平常所作的事,这些事都能让爸爸感受生活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快乐。我和爸爸经常会在饭桌上谈论一些各自对事物的看法,有相互认同的,也有相互抵触的。有时我会被爸爸几句精炼的话语所折服。我想这里面所包含的不只是经验,还有经过更加深入的思考、静心的感悟而得来的。
《袍修罗兰》一共八首曲子,每首都有它自己的性格,每首都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它们集成一体,但又各自独立成章。
《地》凝重、深沉、广博。《水》的旋律轻松愉快,象清澈的溪流,象春天的盎然生机。《火》让人感到一种最原初的东西,它的气质,它的力量。它神秘而强大,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风》充满着千变万化的自然之气,虽不能实实在在地抓住它,但却可真切地感受到它。《空》的美是沉思性的美。旋律没有太多情绪上的倾向性,蕴含着不易捉摸的禅机和玄奥的哲理。《见》可以用优美,忧伤这两个词来概括,个性化的旋律表达着传统的、富于感情的人性美。《识》短小,精炼。旋律的上下幅度很大,自然随意、松弛、洒脱。最后闪现出清丽的泛音旋律,透出一层灵秀之气。《如来藏》如一章中正平和的经文。温和,宁静,但似乎包容了一切,无穷无尽……。
古琴套曲《袍修罗兰》是根据台湾愚溪先生的同名小说创作的。但爸爸在创作中,没有对人物和情节进行描写,而是象历史上许多作曲家那样,在文学作品主题要求和小标题内容下,写出了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