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律笛孔音修定成果-先秦乐律考拾

律笛孔音修定成果-先秦乐律考拾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孔的举措可调节孔音音高值达100音分以上,故修孔环节对荀勖律笛的精校有重大意义。综上,我认为十二律笛所有初挖的音孔孔径都会较小,为后续的“一孔一校”工艺预留空间。所以说那次对大吕笛音律的校正,也是在管乐器上展示三分损益律音高的典范运作。《宋书·律历志》提及荀勖制笛曾设“伏孔四,所以便事用也”。提及变宫、变徵伏孔,或许透露了荀勖也曾制作过五声十二律笛的信息。

律笛孔音修定成果-先秦乐律考拾

修孔的举措可调节孔音音高值达100音分以上,故修孔环节对荀勖律笛的精校有重大意义。综上,我认为十二律笛所有初挖的音孔孔径都会较小,为后续的“一孔一校”工艺预留空间。晋代七弦琴的形制已经确立,而琴面板上出现琴徽(弦节位置)也使琴成为能演示三分损益律的乐器。所以说那次对大吕笛音律的校正,也是在管乐器上展示三分损益律音高的典范运作。还要指出,当时制作大吕笛的是刘秀、邓昊两位,而参加筝、笛合奏的吹笛者则换成了宋同,从公正的角度思考,此举意味深长。

近代多位学者遗憾于史料记载中欠缺指孔尺寸一项,事实是当年御府诸君都已信服律笛音准,指孔究竟如何也无须去追寻了。

宋书·律历志》提及荀勖制笛曾设“伏孔四,所以便事用也”。沈约注:“一曰正角,出于商上者也。二曰倍角,近笛下者也。三曰变宫,近于宫孔,倍令下者也。四曰变徵,近[远]于徵孔,倍令高者也。或倍或半,或四分之一,取则于琴徽也。四者皆不作其孔而其度,以应进退上下之法,所以协声均,便事用也。其本孔隐而不见,故曰伏孔”。[29]这表明上述四个伏孔在荀勖制笛过程中都曾发挥过作用。它们的大概部位可以下图作简单示意:

伏孔示意图(www.xing528.com)

①“一曰正角,出于商上者也”。此伏孔为下求羽孔孔位的计算起点。②“二曰倍角,近笛下者也”。很清楚此即筒孔为天然之孔。③“三曰变宫,近于宫孔,倍令下者也”。④“四曰变徵,近[远]于徵孔,倍令高者也”。提及变宫、变徵伏孔,或许透露了荀勖也曾制作过五声十二律笛的信息。

北齐 杨子华斫琴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