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乐律考拾:创制律笛背景及简况

先秦乐律考拾:创制律笛背景及简况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沈约等对上述史料的训注,保留了律笛设计、制作的关键信息。泰始十年,荀勖任御府中书监后,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设置律笛,结束上述混乱。[4]对此荀勖表示不满,并宣称要“及依典制,用十二律造笛象十二枚,声用调和,启用便利。讲肄弹击,必合律吕,况乎宴飨万国,奏之庙堂者哉”!由此,引发了荀勖与列和两人间的一场交锋。由此,简言之,荀勖律笛的毛坯孔位都合三分损益法,而音准不合。

先秦乐律考拾:创制律笛背景及简况

自三分损益算法体系成立后,“律以寸分长短为度”[1]的思维也波及管法。按算定尺度截成的律管,吹奏时气流会顺孔端辐射,延伸出一段长度暧昧的气柱,使期待的音高值被明显降低。这段视力无法捕捉的气柱,在现代被称为管口校正量。由于笛材形态、吹奏差异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使此量具有随机性。西汉时京房(前77—前37年)曾称“竹声不可度调”,缘由正鉴于此。

西晋泰始十年,中书监荀勖(?—289年)空前地提取到具应用价值的管口校正量,由此诞生了音高准确的十二支七声音阶律笛。所涉前因后果被整理于南朝梁沈约编纂的《宋书·律历志》,唐代编纂的《晋书·律历志》也收录了这些内容。结合沈约等对上述史料的训注,保留了律笛设计、制作的关键信息。

三国归晋后,由于战乱造成宫廷乐制凋敝。西晋初,朝廷举行祭祀等大典,音乐的定调虽还能依据于残钟(鸣钟),但在聚餐等休闲场合,由于偏殿不设钟磬等大型乐器,乐曲的定调只能依吹律(闭管态的律管)或笛(开管态的律管,当时铭称“笛律”[2])。泰始十年,荀勖任御府中书监后,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设置律笛,结束上述混乱。他首先集合下属校试了御府使用的律管,有铜有竹共二十五支。其中三具合前朝杜夔、左延年所定的“律法”[3],另二具则为铭有制者姓名的正徵、下徵之笛(开管律管)。其余二十支铭为“笛律”者,都是御府中书将列和在先前培训乐工时所制,音高都不符律制,使用时只依长短为别。如某人的歌调较低,依三尺二寸笛定调,就称此为三尺二寸调;某人的歌调较高,依二尺九寸笛定调,则称此为二尺九寸调。[4]对此荀勖表示不满,并宣称要“及依典制,用十二律造笛象十二枚,声用调和,启用便利。讲肄弹击,必合律吕,况乎宴飨万国,奏之庙堂者哉”![5]这段毫不含糊的表态,表明荀勖对史无前例的十二律笛设制已胸有成竹。由此,引发了荀勖与列和两人间的一场交锋。(www.xing528.com)

当时,列和力辩:“‘笛之长短,无所象则,率意而作,不由曲度。考以正律,皆不相应,吹其声均,多不谐合’。又辞:‘先师传笛,别其清浊,直以长短,工人裁制,旧不依律。是为作笛无法’”。[6]当场还提出了那支太乐东厢笛长四尺二寸,它的下徵笛会算达五尺有余而无法运指的究诘。[7]事态至此,荀勖当即下令刘秀、邓昊按预案制作了一支长二尺六寸有奇的大吕律笛,按计算定位开了指孔。接下来最关键的一环,是对此笛的七个音孔实施了“一孔一校”的现场修正,使笛音与律制“声皆相应”,“然后令郝生鼓筝,宋同吹笛,以为《杂引》、《相和》之曲”。[8]这段记载很清楚地记录了当时校孔所依赖的七个参照,是弹奏筝的七个弦音为示范,而非颠倒作以笛校筝。曲毕,在这支笛音相当准确的大吕律笛前,列和等五人不得不当场折服,称:“自和父祖汉世以来,笛家相传,不知此法,而今调均与律相应,实非所及也。郝生、鲁基、种整、朱夏,皆与和同”。[9]此后,十二律笛被顺利制成。[10]

上述记载揭示了律笛的制作包含两个环节:1.先结合管口校正量及三分损益法算出指孔的初步孔位,成律笛毛坯;2.对毛坯状的指孔和筒音行“一孔一校”的精调。对此沈约有注印证:“短笛竹宜受八律之黍也。若长短大小不合于此,或器用不便,声均度之齐等也。然竹率上大下小,不能均齐,必不得已,取其声均合”。[11]很清楚“声均度之齐”,“取其声均合”只能指修孔调音之举。那支大吕笛的音准最终能获公认,依据在那具筝的七个弦音都符合律制。据史料“取则于琴徽也”[12]判断,上述音准应源自三分损益法,否则与荀勖激辩的列和等反对方,决不会信服那支大吕笛的笛声会“调均与律相应”。由此,简言之,荀勖律笛的毛坯孔位都合三分损益法,而音准不合。或说律笛的音准经修孔后都必合律法,而孔位则必脱离史料陈述的那些毛坯参数。我之所以强调这点,在于荀勖“先坯后校”的制笛方式,至今仍受遵循。取材天然的竹笛,欲使音准落定,几乎都需赖修孔。泰始律笛的具体细节,已不是今天自起炉灶地设定些条件作些实验就能判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