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各种律器中,“通”应是使用最便捷的一种。故历史上这类律器曾多次出现。五代后周枢密使王朴,也曾于公元959年设置过“律准”。其构造和操作法与“通”相类,只不过他把四具“通”合为一器。相关史料如下:
《旧五代史·乐志上》:“朴乃用古代累黍之法,以审其度,造成律准。其状如琴而巨,凡设十三弦以定六律、六吕旋相为宫之义”。[11]
宋代王溥《五代会要·乐论下》卷七:“周显德六年正月,枢密使王朴上疏曰:乃作律准,十三弦。宣声长九尺。张弦,各如黄钟之声。以第八弦六尺,设柱为林钟;第三弦八尺,设柱为太簇;第十弦五尺三分四寸,设柱为南吕;第五弦七尺一寸二分,设柱为姑冼;第十二弦四尺七寸五分,设柱为应钟;第七弦六尺三寸三分,设柱为蕤宾;第二弦八尺四寸四分,设柱为大吕;第九弦五尺六寸三分,设柱为夷则;第四弦七尺五寸一分,设柱为夹钟;第十一弦五尺一分,设柱为无射;第六弦六尺六寸六分,设柱为中吕;第十三弦四寸五分[四尺五寸],设柱为黄钟清声”。[12]以上“律准”的十三根弦中,第一弦应定黄钟律,系九尺基弦。
公元1035年,即宋代景祐二年,阮逸也曾设置过“琴准”一器。宋代王应麟《玉海·音乐·乐器》:“二年四月,郑向言阮逸自撰琴准,求律吕相生之法,圜转应律,靡不相合”。[13]其中“圜转应律”一言,表明它的构造和用法,与“通”相通。
明代,朱载堉在世界上首创十二平均律后,也吸收了“通”的因素而创制了“均准”。这是一种具备了十二平均律与三分损益律数据交换功能的律器。朱载堉《律学新说》:“新制准器,斫桐为之,其状似琴非琴,似瑟非瑟,而兼琴瑟二器之制”,“故名曰均准”,“龈岳间五十寸,象大衍之数”。“藏律管于底内,自首达于越。定弦之时吹黄钟之声,以为准则也”。“其弦粗细与琴无异。以琴弦佳者两副作一副,首弦中弦单用,余皆双用焉。大弦外边而有刻画,自岳至龈均为九寸,每寸十分,每分十厘,拟九寸之律也。小弦外边亦有刻画,自岳至龈均为十寸,每寸十分,每分十厘,拟十寸之度也。各照新旧二率律度之数,横界相连凡二十四道。旧率之道以朱别之而无徽。新率之道以金别之而有徽。徽在脊之正中,形如芥子,宜小不宜大,与常琴之徽异焉者,恐侵朱道故也。群弦之下,金道之左凡百四十四处,各镌律名。首字为识,字画皆饰以金,按画取声,与本律相同也。金道朱道之测,近边细书新旧所算之数,使览者易晓焉”。[14](www.xing528.com)
朱载堉《律学新说》刊“均准”图
清代末年,曾有制作“准琴”的设想,采用十二平均律律制,以七声音阶定弦。具体构造及配图被记载于《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准琴,十三弦,为弦音分度之标准乐器。散弦配七音二组,按音分三准:下准、中准以十二音设柱,上准以七音设柱之。松紧以轸司之。通长三尺六寸,首阔八寸,尾阔六寸四分。用为乐器与琴、瑟、筝、琵相等”。[15]其图如下:
“准琴”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