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龠”或“籥”字,曾在先秦被用来兼称多物。因此这些器物,必包含着相类的因素。这些以籥相称的器物包括:
1.冶炼鼓风具:“橐籥”。《老子·道德经》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三国魏王弼注:“橐,排橐也。籥,乐籥”。[19]
2.锁具:“管籥”。《礼·月令》:“孟冬之月”,“环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籥,固封疆”。[20]
3.简册:“竹笘”。《说文·竹部》卷五上:“籥,书童竹笘也”。清代段玉裁注:“小儿所书写为笘。按笘谓之籥”,“以白土善染之,可拭去再书者”。[21]
4.容量。《汉书·律历志一》:“量者,龠、合、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7]
1.“橐籥”考:
先秦时,曾称鼓风具为籥、橐籥。中国使用橐龠最早的证据,在赤峰林西大井距今约2 700—2 900年的古铜矿遗址发掘的12座炼炉遗迹中,发现有一根兽首陶管。长约33厘米,首部内径7厘米,中部外径6厘米,尾部稍残,管端凝结炉渣,证明当时的炼炉已配橐籥。[22]我认为,此管饰兽首的一端,是供插入橐籥“管籥”部的接口。橐籥在殷代冶炼中已非常重要,如司母戊方鼎,重达875公斤,如此规模的铸件,若不用橐籥鼓风来提高炉温,是无法熔铸的。《道德经》述及的“橐龠”,细节在记载中虽不存,但据相关残存遗迹,结合工程逻辑来推断,其基本构造仍有被揭示的可能。据20世纪30年代,山东滕州出土的汉冶铁刻像披露,[23]汉代橐籥的核心构件,由橐(皮橐)和管籥(吸、输风管)构成。下图一人仰卧,用手固定皮橐,表现了当时的橐龠还非常原始。按工程逻辑推测,其输风管直通炉膛。则画面左侧推皮橐者手执之柄,很可能是一根吸气管。输、吸管必设气阀,而最简单的气阀构造应为簧态。
山东滕州出土汉冶炼画像橐龠图(全部)
山东滕州出土汉画像橐龠图(局部)
结合甲骨文[1],[3]等象形来推测,先秦橐籥的“管籥”部构造,可被示意如下,与郭沫若先生论乐器之龠具编态,类笙(设簧)的见解,及等字的象形相符:
据工程逻辑推测的橐龠构造示意图
1.A/C管组合型,据汉画像橐龠图推测示意
2.B/C管组合型,据字象形推测示意
3.A/B/C管组合型,据字象形推测示意
4.D为皮橐(www.xing528.com)
2.“管籥”考:
先秦时期,籥字也被用以称锁。《书·金縢》:“启籥见书”。宋代蔡沈注:“籥与鑰通”。[24]“籥”即锁鑰。上述史料,记述了周文王曾就弟继位事秘行占卜,结果得吉,于是将卜甲归档。文王逝世后,周公又为武王能否继位占卜,得大吉。解锁开箱对比了两块卜甲,同为吉卦。武王遂登基。这段记载表明,殷已有档案箱,并使用锁鑰。先秦时期的锁具,呈管状,故也称“管”。[3]
今存完整的早期箱锁为汉代物,后俗称虾尾锁。它由锁管(锁牝),锁体(锁牡)和锁匙(键、籥)组成,锁体设簧见下图。牡、牝相套则借簧的张力闭鎨。这也与郭沫若先生训龠为编态,类笙(具簧)的见解,及等字的象形相符。今存战国箱锁残件,曾为于省吾先生所藏,上镌“还安”铭的锁体。“其锁管已失,长仅6厘米,顶部左右两侧各附有长方形的小铜片,上有一小圆孔,以便钉附在锁牡之上,向外斜出,此即锁之须,等于旧锁之簧。上窄便于进入锁管,下束驰则入锁管后不能拔出。锁须小而精巧”。[25]与中国传统箱锁的主流构造一致。
虾尾锁构造图[25]
汉、唐、宋代的虾尾锁[25]
3.“竹笘”考
孩童练字的竹简也曾以籥称。上涂白料,写字可拭,供反复练习。很清楚,“竹笘”具编态。
4.容量考
以龠合为“合”。《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7]我认为“合龠为合”的概念很可能与甲骨文“龠”的字形有关。先秦时,籥还系祭器,以舞具现于乐舞。量器的形成与祭器有关。合、升、斗、斛的容量都以十进制累计,何独以龠合为“合”?《汉书》由东汉学者班固撰写,当时,尽管龠的原态已被当时主流误解为单管如笛。但容量单位的传承性,使龠本属双管编态的信息仍得以延续。
综上,再反观甲骨文龠字的象形,我认为“龠系编管”的信服度,要绝对高于刘正国先生所谓的“龠系单管如笛”之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