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声乐人才的摇篮,目标明确,责任重大。那么,声乐教育的教学改革应如何去做呢?培养的学生怎样才能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呢?
(一)课程结构的设置突出实用性
1.合理设置专业课。声乐教育专业要坚持人才声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人才性声乐课程的设置,改革不适应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合理地设置课程是其基本保证。在具体设置上,我们重点开好“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舞蹈”“和声学”等专业课。在这些技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把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对一些教学内容做针对性的调整与改革。如将技术专业声乐课、钢琴课、“个别课”改为“大、中、小”综合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演唱、演奏理论课,突出声乐教育的人才性特色。同时,删减合并一些课程,减去一些实用价值不高的课程,如“艺术概论”“民族声乐概论”等,将“中国声乐史”“外国声乐史”“声乐欣赏”三门合并为“中外声乐简史与名曲欣赏”。
2.增开实践活动课。基础声乐教育多以活动课为主,为适应这一需要,声乐教育专业开设部分实践活动课很有必要,如“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小型乐队编配”“儿歌创作”“舞蹈编导”等课程。这些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声乐素质的全面提高。如在钢琴与即兴伴奏教学中,除了弹奏一些基本曲目外,还要求学生自弹自唱、自编自弹一些教学曲目。同时,在每学期的声乐观摩和声乐考试中,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为其他同学伴奏,并将伴奏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考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练习,不断提高演奏水平。(www.xing528.com)
(二)教法研讨上强调实践性
声乐专业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之与高校声乐教学实践需要相适应。在教学方法上还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改进,注重教法研讨,使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上专业技能课时,由于多采用小课形式,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指导,而没有联系到高校教学中存在的类似问题,问题没得到解决,他们对技能技巧的认识只停留在本能的意识中,不能上升为理论,更不能由此及彼应用这些理论,结合高校学生的实情加以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变单纯的理论、技能教学到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