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课中传统的教学虽然重视音乐技能与审美的训练,但教师的教授多于学生的练习,且练习往往是“依葫芦画瓢”。模仿的、机械的、单项的练习多于创造的、自主的、综合的练习,因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能力形成效率低。而在教学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正好补其不足,它强调音乐技能的训练,同时,强调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开放的、创造的、自主的、综合的训练,最终促进学生的能力形成。音乐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在音乐体验式学习的探讨进程中不拘泥于音乐课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它要求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灵活表现、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音乐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音乐体验式学习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只能是在自己现有基础上创新,还不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和音乐专业水平。
普通高校音乐体验式学习强调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和专业演员创编、表演活动,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创造欲,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为以后各种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体验式学习的实施往往需要围绕某一科音乐主题或课题进行,其中更多的是采用自主探究模式,这有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开展探索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与音乐传统教育以记忆、理解为目标的一般学习方式比较,音乐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围绕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音乐问题进行,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一个开放环境中,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主动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个关键。掌握知识或信息多了不等于就是好,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处理、利用这些信息。
音乐体验式学习就是在音乐教学进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音乐信息的收集、对音乐材料的聆听、分析和理解,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www.xing528.com)
(三)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
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关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但是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并且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
体验式学习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交往的良好空间。在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方面,音乐课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合作性很强的。其中,合唱、合奏、音乐表演等内容表现得十分突出。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我们提倡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尤其在艺术作品的排练演出中陶冶这种情操。学生在音乐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要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创造成果。在音乐体验式学习实施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学习过程始终。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学会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和信任,学会互相帮助和支持,和同学之间建立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在同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中,通过社会调查、访谈、外出收集资料、向专家请教等,培养他们独立地运用社会交往能力去取得成功。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体验式学习的重要因素。就体验式学习的过程而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此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和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体验式学习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既转变了学生学的方式,也转变了教师教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最终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