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做某事,而且在做的同时进行反思,通过实践和反思,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根据库博的体验学习理论模型,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是进行观察和反思的基础,而观察的东西就会同化到可能由于演绎推理所产生的新认识或理论中去。然后,这些认识或假设作为行动的指南指导将来行为,并产生新的体验。由此可见,一个有效的学习者,需要发展四种不同的能力,即具体体验能力,反思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主动实验能力。换句话说,这个学习者必须能够全身心地、开放地进入新的体验中,从不同的视野反思和解释这些体验,用逻辑性强的理论整合观察到的事物,产生新的概念,并运用这些理论在新的情境或新的体验中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怎样才能使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体验教学中一方面能够顺利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又能反思和观察呢?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发展这种具体而积极的能力呢?根据体验式教学的本质与特征,可以通过创设体验学习环境、考虑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实现学生与环境互动以及促进学生的反思等措施来达到实施体验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体验学习环境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属于一种接受式学习,它以教师的言语讲授为主要实施手段。相对来说,对物质设置、图书设置、活动场地、活动器材要求不高,只需有教室、桌椅、黑板、粉笔就可以实施。而体验学习却需要特定的环境。在体验教学模式中,相关的课程设计或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参考库博的体验学习理论模型中的四个学习模块的每方面以及要达到的程度而进行,并特别要注意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如不同的模块可以创设以情感、感知、符号、行为取向的氛围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在一个情感取向的环境中,教学活动强调具体事件的体验;在一个感知取向的环境中,教学活动强调观察和理解技能的发展;在一个符号取向的环境中,教学活动强调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在一个行为取向的环境中,教学活动强调在真实情景中通过推测而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教学活动中,要试图尽可能多地在相同时间内,使学习者在四个领域的许多方面或所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如用讲授法上课很明显是有利于学习者感知和符号方面的发展,因为它需要学生倾听和解释所表达的信息(反思性观察能力),并且从他们听到的内容中推理和归纳概念关系(抽象概括能力),但其中也许还有情感方面的发展。一些学生可能在讲授中还能够体验到主体角色的变化。而如果教师采用直接提问或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两难问题考核学习者,就可以激发他们通过大胆回答问题和在大家面前证明他们的想法而采取行动。
实际上,我们通过课堂中一些因素的观察可以发现库博的学习环境观点:主要活动的目的、信息的主要来源或使用、对学习者行为的规定、教师的角色、对反馈的回应等,并且有些线索对我们认识教学现象非常有帮助。如情感取向环境的教学活动或任务主要针对帮助学生认识和发展他们个人对专业或学习领域的态度,在触景生情中生成知识,使学习者在“此时此地”从自己的情感、观点和价值观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吸收;它的教学程序和指导有利于促进个体需要、愿望和情感的自由表达;教师更多地充当友好的倾听者和咨询者,对学习者做出个性化的、及时的反馈。以社会音乐活动课为例,学生应该针对有关事件参与其中,充当角色,讨论有关的问题,体验当事人的情感、价值观。又如感知取向环境教学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理解概念或事件、信息之间的关系及其事情发生方式或相关的原因,鼓励学习者尝试用新的视角或方法思考学科,教师采用直接教学和限定范围的讨论进行教学,学生运用专业或学科为本的标准评价表现或判断价值。
还有符号取向环境教学活动的特点是掌握技能或概念并用去解决问题,获取的信息主要基于抽象的、“当时当地”的和客观的素材;学习者被迫应用术语、规则、学习和记忆与主题相关的东西;教师的角色是知识领域的解释者,指导学生掌握术语、符号、概念等知识内容的引路人;学生则根据学科领域的客观标准评价自己。而行为取向环境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使学习者把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解决专业上的问题,对核心的知识需要计划、切实安排并拟定下来,交代清楚作为任务来完成:但学习者是自主的,教师很少以规则或指令性意见强迫学习者的行动;教师充当教练的角色,基于个人的经验友善地对学生加以劝告,但让学生自己对学习结果负责;学生根据自己接受的专业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表现。总之,这些环境的营造、设计和选择要根据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具体的学习任务而灵活决定。
(二)考虑学习方式差异
设计、营造和选用何种学习环境,除了考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那就是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库博的体验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阐述了学生的理解方式是如此不同,以至课程与教学设计者必须设置不同教学环境、活动去适应不同学生,使具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在同样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成功。例如,有些学生对老师使用讲授方式上非常“投入”,而另一些学生喜欢单独进行学习或工作。我们遗传的素质,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现存环境的要求,使我们大多数人试图发展令自己某些学习能力超过别人的学习方式,如有些人善于把分离的事实联系起来,构建成相关的理论,但这些人往往不喜欢将其理论推演成各种假设;而另一些人则擅长于逻辑推理,但却不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更具体来说,数学家更喜欢研究抽象的概念,而诗人可能更看中具体的体验。我们也力图解决个性上主动积极与反思之间、急切冲动与冷静分析之间的冲突。因此,学习方式的研究成为体验学习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这种人文科学专业,需要学生发展“发散思维”的能力,即具体的经验和反思性观察,而这种能力的发展同时会促进他们其他方面的提高,如增强主动实验或抽象概括的能力。问题是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实现学习者与环境互动(www.xing528.com)
根据上面对学生和学习环境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有效,与学生能否得到与其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如反思性观察能力较好的学生相信在感知取向环境中学习效果会更好,其中教师会提供专家方面的解释、指导或限定讨论的话题、以学习领域、学科或讲授的标准判断学习的结果,但要注意设置任务取向的情境以加强知识生成;具体体验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情感取向环境中学习效果会更好,他们会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分享情感、教师充当友好的帮助者、教学活动关注运用技能解决真实的问题、同伴反馈、满足自学和自主的需要,但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阅读和指导;抽象概括能力较好的学生在情感取向学习环境中表现会更佳,运用案例研究、单独思考、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其能力的提高,但也需要设置情感和行为取向的环境发展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主动实验能力较好的学生相信在行为取向学习环境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小组讨论、项目性质的工作、同伴的夸奖、家庭作业问题、教师的示范、自我评价以及发挥其技能的活动设计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但是,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吻合并非万能的。我们除了在音乐课堂内外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外,实际上还是需要通过不同环境的刺激来发展学生各种才能,这样才能既有“扬长”,又能“避短”,一专多能。
(四)促进学习者的反思
创设了体验学习的环境,考虑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差异,实现了学习者与环境的互动,还有关键的一步是促进学习者的反思。反思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特征,不但是指学生在实践中做某事,还要对所做的事进行反思,通过做某事来获得经验,经过反省之后,学习者才能从内心深处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如果离开了学习者的反思,我们就谈不上什么体验学习。布德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把经验转化成了学习?他们发现为了使反思和学习得以发生,就必须认识到以下几点:
学习者只能学习他们自己,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反思他们的经验;反思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反思是一种感觉和认知紧紧相连并相互作用的复杂的活动;
反思是体验学习循环过程中的一部分。
那么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上如何促进学生的反思能力呢?有三种因素在反思过程中非常重要。第一,引导学生回到当初的体验,通过某种类型的描述来重新演示它,如向别人描述。这可以给学生提供资料和尽可能清楚的事实,也可以提供在经验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的见识,如学生没有意识到的某种特殊的感觉。第二,提醒学生注意到与体验相关的感觉。学生的感觉有时也许会影响他对事件的反应。如一个负面的感觉会破坏对事件的反应。第三,让学生重新评价已获得的经验,并注意描述和感觉。这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完成:首先是联想,也就是说建立新资料与已知的联系;其次是整合,即寻找到资料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是证实,确定得出的观点和感觉的真实性;最后是使用,即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