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技术与教育心理学: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品质

现代技术与教育心理学: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品质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信息时代,有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运用新技术的自我效能感,这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的主观判断。很多教师刚接触信息技术时,自我效能感比较低,有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没有信心,感到焦虑和反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心理。

现代技术与教育心理学: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品质

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专业品质?中外教育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叶澜提出教师应具有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4],王少非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规范、知识基础、能力条件和工作方式[5]。随着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带来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也带来教师职业形态的新变化,教学环境设施、信息资源的形态与数量、教师角色、工作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为教师的专业素养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讨论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品质时,最早人们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2000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发布了面向教师的第三版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NETS)。该标准共包括6大类23个绩效指标,其目的在于要让预备教师知道技术,并知道应用技术可以做到什么,以便其学生能满足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要求。2004年12月25日,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面向教学人员的子标准包括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4个能力素质维度、14个一级指标、41个绩效指标。这些标准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在以往的教师专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学科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补充要求,有助于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成长。

然而,近年来研究者意识到,这些标准中提出的教育技术能力只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靠教育技术能力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将传统的教师专业品质结构与信息素养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对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进行全面探讨[6]

1.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教师所持的基本信念和理论将会影响他的教学行为。教学信念包括对教师职业的态度、教学效能感、自我发展的意识、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责任等等。

(1)职业态度

不管是在以前的教学中,还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教学责任感,并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教书育人工作是长期、艰巨和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所有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教育目的、要求、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具体教育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不仅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没有高度的教学责任感和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信心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就尽到教师的职责。优秀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和如何有效地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促使教师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专业兴趣也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对从事教学工作的自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两个成分: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效能感[7]

一般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认为,教师的教育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相反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和他的家庭教育决定的,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个人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个人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较高的自信,他们认为学生能从自己的教学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相反,个人效能感较低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信心不足,他们觉得自己的教学不能吸引学生,他们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信息时代,有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运用新技术的自我效能感,这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的主观判断。很多教师刚接触信息技术时,自我效能感比较低,有调查显示近一半的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没有信心,感到焦虑和反感,对信息技术有抵触心理。这是源于教师的年龄偏大,对信息时代的各种技术本身不够熟悉,学习起来难度较大,例如在电脑刚刚在学校普及时,很多教师不会用电脑输入,也不熟悉电脑的操作,特别排斥用电脑来备课。

(3)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在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寻求解决问题可能的方式与途径,才能够获得提高[8]

教学反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展行动研究。所谓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教师)结合起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行动研究的研究环境是实际的学校教育环境,研究者对自然状态下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且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目标和内容也可以随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进行充实和修正。行动研究法强调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结合,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行动,所获研究成果马上在行动中采纳和应用,并产生实际效益[9]

☞拓展阅读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进行自我反思,其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实际工作者的素质。很多从事实际教育工作的教师认为,做研究是研究者的事情,跟自己无关。教育心理研究者负责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到学校实施研究方案,教师的作用仅仅是配合研究者为之提供被试和研究环境。但行动研究法认为教师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以便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9]

行动研究主要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四个环节。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是以大量事实和调查资料为前提,形成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然后综合有关理论和方法,做出研究计划。行动是第二个环节,即按照目的和计划行动。考察是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考察。反思是第四个环节,包括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的与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研究过程和结果,然后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和评价,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进而调整下一步行动计划和工作构想。

行动研究法所针对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中的实际问题,在通常情况下是对特定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际,或者是对于已诊断的问题加以补救,以改进实际工作。行动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发现或验证某种理论,而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改进实际工作。教师在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研究中发挥作用,使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在行动研究进程中有一个集中评价和反思阶段,这时,教师和专家共同对研究的结果和过程进行分析考察。但是反思并不仅仅在该阶段才有,是在研究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进行的,这样可以及时调整研究进程,所以说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带动教师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

(4)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教师还应树立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理念来优化教学的意识。教师应认识到教育技术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环境对学习的重大支持作用,应具有在教学中合理整合现有工具、媒体和优化教学的意识[6]

2.教师的专业知识(www.xing528.com)

在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三个方面:(1)基础知识;(2)学科专业的知识;(3)教育专业的知识。这三方面的知识用图表示如下:

图8.1 教师的专业知识

(1)基础知识

基础教育中,虽然教师有专业学科的分别,例如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物理老师,但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广泛而深厚的当代学科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基础。教师应具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宽阔的知识视野,形成和积累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只有当教师具备各学科的渊博知识和能力,通晓相近学科的知识时,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打破学科界限的壁垒,真正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广阔而深厚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教师的教育创新,增大自己的活动领域,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从而不断应对信息社会所提出的挑战。

(2)学科专业层面的知识

教师应具备1~2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对该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教师还应该对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有基本了解。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了解该学科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因素,了解该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

最后,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以及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

(3)教育专业层面的知识

教师教育专业层面的知识主要由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育技术层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是理论性的,也可能是经验性的;可能是陈述性的,也可能是程序性或策略性的。这里我们主要谈一下教育技术层面的知识。教育技术层面的知识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a.教育技术基本概念方面的知识

根据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学习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通俗地说,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观念形态)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涉及的媒体种类很多,如:挂图、投影、幻灯、教材、模型。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机、互联网等成为教育技术的一种重要媒体工具和手段,并开辟了教育教学的新领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此同时,人们也对技术、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一系列的概念产生了误解与分歧。学科教师必须要了解关于教育技术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把握好方向。具体来讲,学科教师应具有以下知识结构: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本质目的;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相关概念;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b.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

教学设计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是指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教学评价等要素和步骤。

在教学设计方面,学科教师应具有以下知识结构:教学设计的意义;教学设计各要素的含义及在教学中的意义;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步骤;教学设计典型环节的设计方法、可使用的工具、技巧与注意事项等。

c.媒体与工具方面的知识及IT知识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中介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可以分为非投影视觉媒体(包括印刷材料、图画、图示材料、模型和实物等)、投影视觉媒体(包括幻灯机、投影机等)、听觉媒体(包括收音机录音机、电唱机等)、视听觉媒体(包括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等)和综合媒体(包括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等五类,每种类型的媒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及特点。教师应了解教学中常用的媒体工具的特点、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IT知识与技能,如:搜索引擎的使用,教育资源分类、获取与管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学科工具软件的使用等。

d.教育实践方面的知识

叶澜教授在未来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中提到了“教育智慧”,认为其是“教师长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所付出的心血之结晶”,并认为“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4]。申继亮、辛涛等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提到了“实践性知识”,认为其是指教师在面对实际教学情境时所体现出来的知识,更多地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经验。两者都强调了实践知识对于教师的重要性[10]

在很多时候,指导教师教育实践的并非是那些可以明确意识到的、可以概念化的理论知识。教学不是一种程序化的活动,而是一种与特定情境相关的极度复杂的活动。对于这样一种活动,程序化的指导原则和作用极为有限。教学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变化着的教学条件做出明智的判断,进而采取适当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师影响更大的是教师的实践知识,即教师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也就是上述的“教育智慧”和“实践性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