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评价方法总结: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及同伴评价的应用

学习评价方法总结: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及同伴评价的应用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时间、评价的主体,我们可以对学习评价的方法进行不同的归类。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为学生学习、教师评价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框架。因此可以采取同伴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让没有评价经验的学生能够具备评价的能力,教师需要编制一份详细的评价量表,指定评价学习过程、方法和态度的具体项

学习评价方法总结: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及同伴评价的应用

学习评价究竟应该怎样进行?根据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时间、评价的主体,我们可以对学习评价的方法进行不同的归类。

1.评价目标

评价首先就要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基于目标的教学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理想的目标教学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受益[2]

总的来说,评价目标可以分为认知和情感两大类。

对于认知目标,现在基本采用的是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论。布鲁姆将认知目标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认知过程。知识是指学习时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四个类别: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认知过程涉及学习时要掌握的学业行为表现(业绩),包括了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这是依据认知复杂程度由低到高来排列的。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为学生学习、教师评价都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框架。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的时候,如何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的分类来进行细化?首先需要掌握事实性知识,即知道测量电流需要用到电压、电流、电阻等知识;程序性知识,会用欧姆定律的公式;概念性知识,知道“电压”等概念的含义;元认知知识,知道自己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记忆和理解最有效。接下来,再根据教学目标对认知过程的定义来进行细化。如果教学目标只是要求记忆,那么学生只需要说出电压的含义、欧姆定律的公式等就可以了;如果需要理解,那么就需要能够用自己的话界定相关概念;如果需要应用,就需要用欧姆定律来解决问题,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各教学单元知识点按这几个层次提出分类目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评价和反馈,能够促进以思维为核心的能力的发展,并将体现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中[4]

情感目标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性格特征和智力特征。认知活动是学习的动力系统,而情感因素是维持和调节系统[5]。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更多的是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来评价其学习动机、兴趣等。例如,出勤率、作业率、上课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等等。

2.评价阶段

布鲁姆根据学习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阶段,将之分为三类:学习前的诊断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学习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1]。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进行诊断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价[6]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应当在教学活动开始以前进行,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开始前的知识、技能准备情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底”。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让学生填写学习计划表的方式,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学习策略等指标进行评价。

(2)形成性评价

布鲁姆的观点主要是建立在教育目标学分类学上的思想,形成性评价主要强调的是在完成学习单元之后的形成性测验,教师根据测验结果了解教学效果,探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学习结束时进行的为把握最终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包括认知和情感两大部分。在学校教学中,学期末或学年末的考试、考查就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通过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该评价注重的是教与学的结果,借以对学生评定等级,全面鉴定,并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评定[7]。(www.xing528.com)

3.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主体是指由谁来参与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等三种基本形式[8]

(1)教师评价

教师是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因为教师是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人,他们也负责制定教学评价的标准,并根据日常学习情况和学生在测验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虽然也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核和选拔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这是基于发展视角的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思想。

由于过程性评价的日益流行,教学评价也成为教师的一种新的工作压力。以前教学评价主要是终结性的考核类评价,教师可以采用标准化测验的方法,快速、简便地开展评价。但是相对标准化测验来说,过程化评价的内容繁多,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例如要求教师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内外的表现,包括对课堂讨论、课堂问答、表演、课堂预习、课后复习等活动进行判断[9]。这些评价的获得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才能够胜任。当前过程化评价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需要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意味着教师自然进入了基于反思的教育行动研究之中,例如下面这个例子[10]

一位学生的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质量也不高,但从表面上看学习非常认真,教师感到奇怪,于是在一次操作练习中通过监控功能记录了该生所有操作的屏幕录像,然后对操作屏幕录像回放,对他的操作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主要问题在于操作前缺少必要的规划,在操作中出现问题后,又重新从头操作,结果一个“图表制作问题”他操作了四次才完成,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到提交作业时,还没有来得及仔细修改,最终导致作业质量也很一般。

教师找到问题后,一是通过留言方式,给他鼓励,肯定他的成绩,指出他的问题,同时在下次操作时注意对他做个别辅导。另外,针对有不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过与这位同学相似的情况,教师在全班进行了集中指导。

(2)同伴评价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要面对大量的学生,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教师难以进行逐一评价?尤其是在过程性评价中,很多评价项目需要长期的、大量的观察,教师也难以在短暂的教学时间里做到对学生的详细了解。相反,学生对学生的了解比教师更深入。因此可以采取同伴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同伴评价通常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以一定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标准来实施的相对正式的过程性学业评价。被评价的学生进行自我陈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同学根据评价表的项目进行评价,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学习成果三个方面给学生一个等级成绩[11]。通常学生非常重视同伴所给的评价。

即使是同伴评价,教师也不能放手不管。为了让没有评价经验的学生能够具备评价的能力,教师需要编制一份详细的评价量表,指定评价学习过程、方法和态度的具体项目。在评价方式上,通常采用等级评价而不是百分制评价。

对学生来说,不管是自我评价还是同伴评价,都是一种反思的过程,只有学会如何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调整,因此参与评价的学生本身也掌握了评价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3)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找出不足,改善学习。自我评价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即自己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会的地方?有什么体验?也包括对自己的学习态度的评价[12]

不管是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还是自我评价,都要注意一个问题,即评价应该是强调不足还是以鼓励为主?学生的自我评价如果过低,会对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即对自己有积极的自我评价。一旦学生给自己贴上“差生”的标签,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放弃学习,走向社会化的对立面。

那么学生积极的自我形象是如何获得呢?在早期,儿童尚未形成自我评价,主要靠教师、家长和同伴了解自我。但我国学生的自我评价整体呈现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下降的发展趋势[13,14]。国外的研究者发现,对正常人来说,旁人的评价会比自我的评价要高一些。而那些自我评价与客观评价一致的人,陷入抑郁的可能性也更大[15]。也就是说,即使教师认为很客观的评价,也会比学生的自我评价要低一些,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打击。我国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倾向于做负面评价,关注孩子的不足,认为这才能促进学生改进自己,“严师出高徒”;美国家长则更多看到孩子的优点,更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16]。教师评价和同伴评价中都必须要特别小心这一点,如果完全将自己的主观判断毫无顾忌地直接说出来,虽然本意是让学生进行改正,但却就有可能对自信心造成伤害。因此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地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加以表扬,以帮助其建立自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缺点要采用“对事不对人”的方式来进行,把焦点放在他的行为上,但尽量不要贬低他的人格。例如,学生没有交作业,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如果说“该生的作业未交”这就是一种客观的行为评价;如果说:“这孩子特别懒”,那就是一种负面的主观判断,对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种较大的打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