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现代技术与教育心理学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现代技术与教育心理学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调隐性知识并不等于否认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和内隐知识不是绝对对立的,通过努力,隐性知识也能够转化成显性知识的。这个案例清楚地表征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可能性,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向内挖掘自己的隐性知识,并将其外化成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现代技术与教育心理学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注意区分两种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通常课本上以书面文字、图表、公式的方式表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隐形知识则是难以清晰表达的,难以通过正规的形式传递的知识,但是可以通过“师徒制”的方式传达[15]

例如,烹饪学校的学生学习如何制作蛋糕,虽然菜谱上将过程和步骤写得清清楚楚(即显性知识),但学生发现仍然失败了。请教老师之后,老师提醒学生烤箱的实际温度可能比显示温度要高,而且整个烤箱的加热不够均匀。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每个烤箱的温度都有少许的不同,其加热的均匀程度也不一样,因此要先了解这个烤箱的特点,才能成功。这个老师所传递的经验就是一种隐性的知识。可以看出,隐性知识并不是不能说出口的知识,而是在教科书上难以呈现的知识,而主要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共享来获得。

建构主义强调从真实情景中获得的知识,实质上更多的是指一种“隐性知识”。强调隐性知识并不等于否认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普遍原理,显然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掌握了显性知识,才具有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学生要做出一个蛋糕,必须得知道面粉、白糖、鸡蛋的比例,以及基本的步骤。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具备内隐知识,才能完美地完成做蛋糕的任务,否则就会功亏一篑。我们以往的教育,就过多地强调显性知识,而忽略了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和内隐知识不是绝对对立的,通过努力,隐性知识也能够转化成显性知识的。我们在上面一段话中已经将烹饪老师的经验变成了书面文字,那么就意味着这种经验实际上也是可以书面化并传授给他人的。现在市面上已经有这类烘焙书籍读者感觉特别实用,实际上就是将以前大量只能通过经验摸索获得或者通过师傅口头传递的经验,变成文字,印在书里,成为人人都可以看到的显性知识[15]

☞拓展阅读

1985年松下公司遇到一个难题,即如何让面包机揉好面、多风味?他们甚至比较了机器揉面和手工揉面的X射线,也不得要领,机器总是做不过面包师,烤制的面包总是单调而缺少特色。于是,公司派出一位细心的软件工程师田中郁子去研究这个难题。田中郁子和同事们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办法:跑遍东京大阪的面包房、西餐馆,走访研究面包大师们如何做面包。他们仔细记录面包师们的制作过程,分析他们讲述的诀窍和心得,终于弄清了面包师们自己都讲不出、道不明的过程和技巧,编制出若干套各有特色的程序,并且把这些程序配置在几个不同型号的面包机上,松下的面包机终于能够烤出风味各异、美味可口的面包了,新型面包机创下了松下的销售新记录。

野中郁次郎认为,田中郁子没有采用师徒相传式的、“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学习方式,但是她还是获得了面包师傅们的隐性知识技能。然后,田中郁子将面包师傅们原先的隐性知识技能记录下来,明示和显现给了她的同事和公司;田中郁子还和同事们一起用软件将这些原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和技能固定在面包机的程序中,再用文字写在产品开发文件中和用户的说明书中。这个案例清楚地表征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可能性,实现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只有通过外显化的知识才能够更大程度地传递给其他人,知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要将内隐知识不断向显性知识转化,不断产生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了解到云彩的变化和天气的关系,通过总结变成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类的谚语,就是完成了显性知识的第一步,再通过知识分子的进一步总结,变成了专门论述天气现象的理论书籍,为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在我国,很多人抱怨学校里教的知识不够实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还必须要实际锻炼几年才能够学会如何在工作中处理人际关系。这使得很多学生刚一进入社会,就感到十分失望。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是因为我国大学课程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上做得不够。例如人人都会提到“职场潜规则”,似乎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更不用说放在书本里教授给学生。然而在英国一个著名的管理学院里,其中一门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办公室政治”。这门课将办公室里的人群分为四种,有技巧并正直,有技巧但不正直,没有技巧但正直,没有技巧也不正直,然后从管理的角度讨论如何跟这四种人打交道,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这便是将人们平时从工作中得到的经验进行了结构化和理论化,使之从以前只能通过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传递的隐性知识变成了可以通过书面传播的显性知识。(www.xing528.com)

然而,即使隐性知识已经转化成了显性知识,在学习中学生在掌握的时候还需要将显性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经验中去,才能真正获得这些知识[16],这时仅靠书面学习或文字表述是难以真正获得的。很多教师都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就是学生虽然在期末考试时能够答对大部分的题目,但是在毕业的时候,似乎将这些内容又全部都还给了老师,什么都不记得了。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学生并未将知识内化的结果。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例如,学生从一本非常实际的书上看到“每个烤箱的实际温度都不一样”这一条知识,也理解了其意思,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条会如何影响烘焙过程。看过这本书之后不到一周,他就忘记了这一条。记忆力好一点的学生,大概在一个学期之后,也难以记得这条内容。只有像上述例子中那个亲自实践烘焙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并找到问题原因之后的学生,才会将这一条记得十分清楚,并且认识到使用烤箱温度计的必要性。

在网络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大量增加,这些信息十分的零散、杂乱、琐碎。传统的认知流派的学习理论对此束手无策。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越来越弱,在网络在线课堂上,有时候教师连学习材料都无法完全控制,这种情况下再想通过精心组织呈现给学生一定的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十分困难。

建构主义给我们的启示则是,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将课程内容内化。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向内挖掘自己的隐性知识,并将其外化成显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就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观看网上的相关内容,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而产生的,和课堂上老师呈现的显性知识混在一起,组成了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中,有的已经有一定的结构,但有的则是互相矛盾的结构。例如,课堂上教师谈到“人格”的时候,告诉学生关于“人格”有几种不同的理论模型,并告诉学生这些理论模型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别。学生又从网上找到一篇谈论“色彩性格”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将人的性格与色彩对应起来。不管是课本上的人格理论还是网上的人格观点,这些已经书面化的信息都是显性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经历意识到,人格的不同理论跟提出者的本身成长经历很有关系,譬如色彩性格似乎是人格分类学说的一种。这些是学生的直觉经验,属于他个人的隐性知识。每个人获得的隐性知识各不相同。

如果每个人都仔细反思自己的想法,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独特的思想,也就是属于自己的隐性知识。如果能够将这些隐性知识挖掘出来,就能够产生许多原创性的成果。挖掘这些知识,首先要依靠学习者自己向内去体察所隐藏的知识,其次又需要学习者自己有足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将这些直觉经验的内容组织起来,并总结出一些较为普遍的规律。如果只做第一步,就像很多烹饪书那样告诉读者需要注意每一个烤箱的实际温度;做到第二步,则就会像“办公室政治”课程那样提出一种全新的理论。

如果学生能够对“提出者的性格与其理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能够将自己对学习人格理论的想法写成书面文字,那么他就完成了一次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这种整合是将外界传递给他的知识以一个全新的结构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知识结构最稳固,最不容易忘记,也最容易应用。而写作,一方面是在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助学习者整理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新的知识,为人类的知识殿堂添加了一块新的砖瓦。

Web2.0的时代是一个聚集集体智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条件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并发布给全世界网民观看。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让他们可以帮助自己整理所学的内容,其中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7]。在网络课堂上,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每一单元的内容必须要写一篇博文,主要是针对本部分内容的反思,并对其他人的博文进行回复。学生在不断的写作中,学会深入挖掘自己头脑内部的想法,并学会整理这些知识,最终达到最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