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数字化
在以前的时代,书籍承载着人类的知识,为人们所珍视。传统的书籍很重,将书籍印刷出来,并且最终送到读者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你的朋友和你都想看这本书,那么只能轮流看,或者再抄一份。那时候,拥有一本书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例如包含大量知识的《四库全书》这类百科全书,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看到。然而,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所有的信息迅速数字化。计算机技术将各种复杂多变的信息变成了数字或者数据,这些数字变成二进制代码存入计算机,就变成数字化信息。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文字、图形、语音等,最终都可以用0和1来表示,只用数字就可以建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差无几的虚拟世界。
数字化之后的信息,可以存储在一张很小的芯片上,价格非常非常便宜,可以利用技术手段瞬间传递到千里之外,可以非常方便地复制一份完全一模一样的版本,可以很容易进行编辑和修改。
数字化信息容易保存,也使得人们的记忆得以扩展。老一代人对自己小时候事情的记忆总是模糊不清的,到了老年再回忆年轻的时候,也容易出现记忆不准确的情况。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保留着从出生开始的照片、影像资料,给老师提交的电子作业,毕业论文的电子版,每一次出游的照片。对于数字化时代长大的人来说,有太多的外在媒介可以存储他们的记忆,有太多的听过和见过的知识。他们不一定需要记住这些事,更需要的是如何从浩瀚的信息库中准确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因此有人说,最大的百科全书其实是搜索引擎Google。如果想知道“吃维生素到底有什么用?”问问Google就知道。Google本身并不存储信息,信息分散存储在世界各个地方,Google只是提供一种找到这些信息的途径。
这些特点都使得数字化时代的知识跟传统时代的知识完全不同,甚至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1]。例如,以前要买一件商品,需要走进商店,精心挑选,如果这个商店没有所需要的东西,就得到另一个商店去,甚至只能坐火车到另一个城市去寻找。现在,大量的商品信息都放在网络上,搜索引擎帮助人们轻而易举地找到这种商品,并取得商家的联系方式。配合日益发展的网上金融交易系统和现实生活中的物流系统,我们只需要敲击键盘,点击鼠标,商品就能送到家门口。
数字时代给社会经济、政治、娱乐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之出现了不少新的行业和新的职业。和传统的行业不同,这些新兴行业往往需要更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例如随着游戏业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游戏设计人员,甚至出现了电子竞技的运动,很多人以此为职业;线上购物的蓬勃兴起,催生了一批专门为网店拍摄、制作宣传图片或影像的摄影师和美编;在教育界,儿童教育软件则需要能够具有儿童教育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创作人员。
作为教育工作者,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能够具备在这个社会生存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具有用以谋生的专业能力。在30年前,这种专业能力可能更多地意味着在工厂里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床,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但是在30年后的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巨大变化,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必须要发生变化,才能更适应已经变化的社会。
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数字化社会对成员的要求已经改变,意识到这种变化必然带来教育上的改变。现代技术对于教育来说,不仅仅是手段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使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知识本身的记忆不再是最重要的,能够选择出正确的知识、整合不同来源的知识、提出新的想法和观点,才是更重要的能力。
2.知识爆炸
自从进入数字时代以来,人类创造的知识在短时间内极度增长。传统学科不断发展,新学科不断出现,科学家们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积极地研究新的题目,每年出版的文献都在快速增长。互联网上各种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到处都有知识,这被形象地称作“知识爆炸”。
然而信息量越大,随之而来的带来的问题也越多。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完全超过人的处理能力,人们必须从这些信息中选择出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些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网络上找到世界各地的报纸头条,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将他们都看一遍才能了解今天发生的事情。例如一个人是植物方面的专家,他也没有必要去深入了解考古方面的知识。这个问题还比较容易解决,人们只是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将精力集中在与之有关的问题上。
海量信息带来的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垃圾信息增多,混杂在真正的知识里,难以识别。如果你查询“牛奶的营养价值”,会发现网上关于这方面的信息五花八门,互相矛盾。有的说牛奶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每天应该至少喝半升牛奶,有的则说牛奶喝多了反倒会造成骨质疏松。现代人在这些混乱的信息面前发现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应该听哪一方的意见。因此,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研究者提出了“媒体素养”的概念,指获取、理解、制造媒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能够用批判性的思维去解读媒体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已经成为在这个数字化的网络时代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之一[2]。在这种趋势下,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也将逐渐从“记住、应用知识”转移到“学会选择、整理、应用知识”上。
3.知识可视化
一提到“知识”,人们的印象里会立刻想到印满了字的书籍。似乎知识总是靠文字来承载的,而图形和图片只占其中的很小一部分,至于声音和影像就与知识更没有关系了。然而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的可视化变得越来越普及。
知识的可视化是指用图形图像的方式来构建、传达和表示复杂的知识。以前人们也会使用可视化的手段,例如生物教师将各种植物按照其分类,用有结构的图表示出来,让学生可以一眼看到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文本状态下不容易被发现。可视化的最终目的是将抽象的信息用直观的方式表达,使人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立即理解大量的信息。
虽然可视化早就有应用,但是只有在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发展以后,大规模的信息可视化才成为可能。例如,淘宝将2 300个城市的网购环境指数以形象的方式表现在地图上,很快就能够看出我国网购发达的城市主要还是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北京地区。
图3.1 中国城市网购发展环境级别分布图
(资料来源:淘宝《中国城市网购发展环境报告》,2012年)(www.xing528.com)
数据可视化的背后是海量的数据资源,这只有在数字信息时代才有可能做到,因为只有在数字时代人们的各种行为(如搜索关键词、访问网页)才会被记录并保存下来。学者们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来发现新的规律,形成新的知识。例如,Google公司利用搜索量来判断流感的流行趋势。在流感袭来的时候,与流感相关的搜索会相应增长,根据关键词搜索的变化,将其反映到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流感在全国分布的趋势。
图3.2 Google搜索量与美国流感全国分布趋势图
(图片来源:http://www.google.org/flutrends/intl/zh_cn/about/how.html)
4.知识创作和共享
在早期互联网时代,网民大多数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各大门户网站将经过精心准备的信息传递给网民,除了竞争者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多之外,本质上跟电视传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传播的信息也跟传统媒体的差别不大。这时候虽然也有“知识爆炸”这一种说法,但只是因为互联网比传统媒体更加快捷的传播和接受方式引起的,但实际上还远远没到真正的“爆炸”的程度。从知识产生的源头来说,还没有发生深刻的改变。
然而,当Web2.0出现以后,网民与互联网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民不仅能够从互联网上接受信息,还可以自己编辑并发布信息。一夜之间,互联网上涌出了无数的内容生产者,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几个媒体。每个人都能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添加一份内容。
例如,以往的百科全书往往是由某个学者耗尽半生的时间来编辑,或者由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集体编辑,普通人要看一眼这些百科全书都很费劲。但在互联网时代,中立、平等、开放、共享成为互联网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产生了著名的维基百科。这个由多人合作的超文本编辑系统,则允许其他用户的评议和修改。维基百科是动态的,截止2011年12月,维基百科上有2054万个条目,283个语言版本,远远超过大多数传统百科全书的量。维基百科不仅允许编辑,也向互联网上所有的人免费开放,并不像传统百科全书那样需要付费才能查询。维基百科与其他百科全书不同,所有的条目编辑都是由全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完成。维基百科相信,只要有足够多的读者关注,大家会齐心协力将文档修改得更好。各种冲突的观点在共同修改中互相妥协,最终能够做到最大程度的客观。这与传统的需要专家把关的知识编辑模式完全不同,当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从维基百科运行多年的效果来看,大多数维基百科条目的完整程度和准确程度都相当高,其实时性也是传统百科全书不能比拟的。每当一个事件发生时,与之相关的维基条目几乎会立刻得到更新,这全都是因为志愿者的默默贡献。这是互联网上“共享”精神的一个闪闪发光的例子。
维基百科虽然没有专业团队维护,但仍然有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编辑队伍对内容进行审核。随后微博的产生使平民信息传播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人自己编制的信息,几乎不需要经过编辑、核实,就能够发表出去。每个人也能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转发、传播给其他人,虽然最初的传播的范围有小有大,但一旦引起其他人的兴趣,很容易就能够形成极大的规模,这代表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热点内容的产生者,或者传播者。
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满足于只是接受信息,他们还会自己制作信息。例如,几个学生拍摄一段小短片,放在互联网上,立刻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事情几乎天天在互联网上上演。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创作热情。在各大视频网站上,人们上传自己制作的各种视频。这些视频包罗万象,有很多是简易的教学视频,与以前从正规出版渠道出版的教学材料相比,这些教学视频更加活泼、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例如,如何修理水龙头?网上有无数的人展示他们修理水龙头的经历。刺猬出生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刺?有人上传了他的宠物小刺猬生宝宝的视频。想学习英文吗?有口音极其标准的老师录制简短的教学视频放在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无数的人们从互联网上其他人的视频里学到了新的知识,帮助自己解决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2009年,一位丈夫在怀孕的妻子即将临产的时候,通过Google搜索了如何接生的视频,一边学习一边帮助妻子生产,4个小时后,妻子成功生下孩子[1]。
互联网时代,知识也从“精英阶层”走向了平民,从圈子里走向了圈子外。以前只有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将自己想说的话出版成书,进行传播。平民几乎没有办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对精英阶层的言论非常不满,也无法将自己的意见向全社会表达。而且每个知识群体都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小群体,群体之间的交流很少。例如,搞历史研究的人很少和搞物理研究的人讨论问题,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圈子。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Web2.0时代,事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评论,每个看客则可以自己选择到底相信哪一方。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华南虎事件”。当2008年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照片的消息传出,互联网上的网友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之处,来自各个行业的网友分别用自己的办法去验证华南虎照片的真假,包括用线性代数来证明照片中的老虎是平面的,用专业图像软件证明老虎可能只是一张打印的照片,直到最后某网民发现这个老虎与自己家里买的年画一模一样,终于让整个事情水落石出[2]。在这次事件中,话语权不仅从专家转到了普通人手里,圈子间的隔离也被打破,一个生物学的问题在物理学和图像处理学中获得了答案。这一切都是缘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的共享精神也帮助科学家和研究者们能有更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例如在登录一个英文网站时,有时候会要求输入两个验证码。这是一个叫做“Re-Captcha”的项目,其中第二个验证码实际上是来自古书,在研究者试图将古书中的字符数字化时,遇到了困难,因为这些字符难以被机器识别,但是人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识别出来。于是ReCaptcha将这些字符交给网民来进行“人肉识别”,所以网民输入第二个验证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帮助识别古书中的单词,第一个单词则是计算机已经知道的单词,用以判断用户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单词。采用这种方法,利用上亿人的力量,几个月的时间就将1851年起所有的《纽约时报》识别并数字化[5]。
5.网络知识零散化
以前一提到知识,通常是指那些被专家们按照学科分类方法精心组织起来的内容。每门学科的知识都是按照某种内在的逻辑,建立起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各个知识点在这个结构中互相联系起来。不管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还是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都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在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符合学科逻辑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学校里进行,而学校里给学生呈现的知识都是这种已经结构化的知识,教科书就是这种知识的代表。每一章每一节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起来,层层递进。因此学习也应该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例如,学生应该先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再学习浮力的知识,这是因为牛顿运动定律是基础,而浮力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学生在建立知识结构的时候,必须知道浮力的计算也是基于牛顿定律的。
然而,在信息时代,网络出现知识大爆炸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无数的网页组成了互联网的知识海洋,但是却缺乏一个统一的结构[6]。就算是统一的百科全书网站——维基百科,也是按照一个一个的词条组织起来的,把所有的知识点堆积在一起,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凭借着超文本链接。例如,在“浮力”一词的解释中,可以通过超链接跳转到“阿基米德定律”、“液体”等词条。而进入液体词条之后,又会发现“浸润现象”、“凝聚态物质”等词条。这样的知识结构方式已经足以让很多学习者头昏眼花。如果直接在各个网站之间跳转的话,各种指向就更容易让人混乱。例如,一个学习者对儒家思想感兴趣,他查到一篇关于儒家的文章,阅读时发现提到道家,于是又跳转到道家的网站,然后又发现一篇关于易经的文章,他对其中的八卦产生兴趣,又跳转到八卦图。结果到最后,他几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来的目的,即要了解儒家的基本思想,而是接收了一堆其他的知识。但儒家、道家和易经是什么关系呢?超文本的链接并不能提供有关三者这方面的信息,除非再次跳到一篇论述三者关系的文章中去。
知识的零散化看似对学习者不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零散化的知识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使人们更容易看到这个世界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观点。例如,一个学生对某个历史战役很感兴趣,他在查询这个战役的相关资料时发现战场附近的一个地名,从这个地名链接进去,他发现一篇关于这个地区的地理介绍。他看过之后,想到这场战役的胜负可能跟当地的地理环境、土质、植被、农作物生产有关,从而着手开始探讨战争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但是,将从零散化的知识中发现新的联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网络真假知识鱼龙混杂,逻辑结构不严谨,就要求有更强的自主判断、选择、加工的能力。有些学习者在阅读网络知识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判断和加工能力,反倒会造成对知识的误解。这尤其需要学习者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本章第三节中有具体的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