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需要通过现代化的表达形式来满足大众游客的消费需求,文化精英也需要现代化的艺术手法表达创意构思。赵刘(2013)从美学角度出发,认为当代旅游演艺从视听震撼的剧场效果、真山真水的演出背景、异质文化的时空压缩、异域景观的集中呈现四个方面带给游客强烈的感官审美冲击。
文化创意旅游背景下旅游演艺文化真实性是怎样被建构起来的,创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分析。本文根据实践调研和资料研究,以及电影、音乐剧、舞台剧、诗词、书画等的表达方式,总结出以下几种建构手法:
1.影视创作手法
(1)象征
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创作者通常选取人们熟知的象征物作为本体,寄寓某种思想或意义,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创造出一种艺术意境,让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旅游演艺作为类似电影、舞台剧等的表演形式,借用象征手法,可以提高表演的艺术品质,如《印象·刘三姐》中的红绸和月亮,以红绸象征涌动的旋律,以月亮寓意美好的爱情,尤其是实景演出,眼前的星星月亮和天空中真实的星星月亮形成呼应,别具震撼;《大宋·东京梦华》中最后一幕的灯笼、孔明灯、冷烟火等形成艺术美感,表现经历繁华和战争后,对如梦年代的思索和美好未来的祝愿。
(2)虚构
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艺术家通过想象、推理把现实中本没有但按情理却可能存在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等构想出来。艺术虚构创造出比普通实际生活更真实的艺术典型,增强观演者的文化体验。
旅游演艺分实景类、剧场类、景区类等多种类型,对于没有现实存在核心文化支撑的旅游演艺项目,可以结合景区或目的地文化特色,选取恰当角度进行艺术创作,如北京欢乐谷的《金面王朝》以远古三星堆文明为时代背景,以舞蹈诗剧的结构形式,构想出金面女王的恢宏故事;凤凰古城的《边城》则取材于沈从文的著名小说,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出真实自然的湘西爱情故事。
(3)还原
通过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俗节庆、诗词小说甚至生活场景等的艺术化还原,有助于传承文化遗产,实现文化价值,塑造真实体验。
旅游演艺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旅游目的地各类文化的集中凝缩。还原艺术手法有助于将历史场景、神话传说、民俗节庆、诗词小说,以形象化、艺术化、主题化等的形式呈现给游客,不因时间、地点、人物、景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全方位感受目的地文化内涵。如:《宋城千古情》再现宋宫的歌舞升平、岳飞的民族抗争、西子的美丽传说,让游客身临其境;《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艺术化还原了秦汉唐宋清五个朝代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的壮丽场景;《东京梦华》则生动再现还原了诗句“宝马雕车香满路”的艺术场景。
(4)色彩
色彩是语言、是情绪,能够与观赏者进行交流,影响人的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如红色代表热情、张扬,蓝色代表宁静、自由,绿色代表清新、希望,白色代表清爽、简单,银色代表纯洁、永恒,等等,因而成为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表现方式。旅游演艺一般在室内或晚上,灯光的运用能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根据不同主题合理搭配灯光、服装、道具等的色彩,有助于营造不同的主题氛围,完善创作者的创意表达。
在旅游演艺中最突出的色彩表现应数灯光,通过灯光的角度、范围、明暗、图案、色调等多个方面营造主题文化氛围,如《印象·刘三姐》以红、绿、金、蓝、银等色调的灯光打造各个印象主题,营造出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宋城千古情》中宋宫宴舞中红色、金色的热烈,西子传说中绿色、黄色的清新自然;《寻梦龙虎山》中瞬息万变、光影淋漓的视觉艺术效果,犹如奢华的灯会,无不增强了场景氛围和感知力,使旅游者身临其境。
(5)科技
科技的应用使旅游演艺文化内容的呈现更具震撼力、真实性和感染力。舞台情节、LED、舞台、灯光、道具、观众席等各种因素都融入科技的创新力。如《印象·大红袍》引入矩阵式实景电影,并采用全球首创三百六十度旋转的观众席,实现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金面王朝》中500吨洪水在舞台上倾泻而出,场面壮观;《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中横跨峡谷的60米高空飞桥、人狐变换的奇妙场景、逼真的漫天飞雪等场景无不令人惊叹;《印象·西湖》中西湖雨的打造,《汉秀》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高度融合的水秀剧场以及量身定制的可移动座椅等,这些科技效果的应用都使演出更加真实、震撼和富有感染力。
2.书画表现手法
(1)写意(www.xing528.com)
国画的一种画法,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行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粤语中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意。旅游演艺运用写意手法描绘自然和人的结合,使之具有诗意意境和印象之感,如《印象·刘三姐》中红色印象部分,创作者大写意地将山歌与渔网做组合,构成对歌的印象,表现出强烈文化情感;《印象·西湖》写意地将飘舞的人、西湖的景、真实的天融为一体,似幻还真。
(2)构图
国画术语,指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具有突出主题的作用。旅游演艺每个场景的呈现基本遵循构图原色,以便提高审美愉悦,如《印象·丽江》中雪山、古道、天空、人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意境图;《印象·西湖》中,一座桥、一场烟雨、一潭幽幽的湖,每个场景犹如一幅水墨画,优美空灵;《大宋·东京梦华》选取八首经典宋词,勾勒出北宋东京的历史画面;《长恨歌》以白居易的诗词为基础,每个场景犹如一个完整画面表达演艺主题;《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水乐部分描绘了中国古典山水名画的优美禅意,尤其是雨景与溪流、月光与禅院、僧侣与农家、禅诗与野唱,构成和谐完美的人间生活图景。
(3)白描
中国绘画的一种技巧,也用于电影剧本创作。白描指用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不着颜色,简洁鲜明地突出所要表现形象的特征。如《四季周庄》中秋景丰收,再现了水乡秋收场景,而稻谷、耕牛、老农则真实地点缀舞台;《印象·刘三姐》中绿色印象家园部分的赶集场景中,渔夫、捕鱼、浣妇、赶集、牧牛、嫁娶等场景还原了乡村生活的真实自然,形象生动,引人联想。
3.文学表现手法
(1)移情
移情是一种修辞手法,将主观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移情的手法包含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情因景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等表现形式。《印象·西湖》中断桥、烟雨、人、船、月、山、湖等构成一幅水墨画,让游客实现了一次与自然的契合、感悟和赞叹,思绪万千;《印象·丽江》中游客看着天空、白云、雪山、古道、马、人,体验生命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感受生命的顽强与震撼。
(2)渲染
渲染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对表达对象突出地描写、形容和烘托,以达到抒发情感、突出主题、烘托人物的效果。《边城》通过舞蹈、音乐、灯光等着重描绘翠翠的欢喜哀愁和爷爷的担忧焦虑;《长恨歌》中杨玉环在华清池的娇羞妩媚;《印象·刘三姐》中刘三姐出嫁时与阿牛哥乘船远去时缓缓消失的背影;《云南映象》中杨丽萍的月亮独舞等都很好地运用了渲染手法。
(3)联想
由景致情、有感而发,旅游演艺的文化主题、精美场景容易引发旅游者对文化、故事、传说、自然、生命、生活、人生、自我等的联想和想象,从演出中“看到属于自己的真实”,“找寻到自己的感动触点”,“获得关于文化和生命的新体验”。如《大宋·东京梦华》展现北宋都城的市井繁华,联想到当时的盛世美景;《印象·丽江》中由表演所延伸的纳西文化的悠远、自然与生命的交融、自我的欢喜悲愁的想象,等等。
(4)五感
五感——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视觉,通过各种表达的手法和内容的呈现满足人们全面的感官体验,让游客全身心地融入演出中,增强体验感知力,更好地与山水对话。如《印象·刘三姐》中清脆嘹亮的山歌、鸟鸣声;《宋城千古情》中如丝般西湖雨的洒落;《印象·大红袍》的茶香四溢;《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中石乐部分对生命和自然的禅颂;《魅力湘西》 中游客穿上土家族服装的舞动。大部分旅游演艺节目都是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表达,与旅游者碰撞出心感、意感、情感,实现文化和情感共鸣。
4.其他
旅游演艺的建构手法丰富多样,除了以上介绍的影视、书画、文学中等艺术手法的借鉴,还有其他一些建构手法,如:夸张、放大、融合、抽取、屏蔽、隐喻、互动、音乐等。这些只是根据田野调研、实地观演、资料查找等方式进行的总结和梳理,还不足以概括旅游演艺的创意建构手法,因为这是文化精英者的艺术沉淀、文化积累和创意构思的综合凝练,文章仅以此进行初步研究,希望能够对旅游演艺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夸大,主要是为强化演出效果,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俗节庆等进行稍微放大处理,突出表现力;抽取,主要指对古代舞蹈、服饰,方言、民歌、习俗(婚嫁、生活习惯)等文化元素的提取凝练;融合,中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以及虚实、动静之间等融合;互动,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如《宋城千古情》演员从观众后面走出来;《四季周庄》中水乡婚庆找观众来表演新郎,将整台演出推向了高潮;《大宋·东京梦华》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演员们给观众送礼,比如清明送柳、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等,让观众真正融入演出中等;音乐,与演出主题契合的伴奏、插曲等音乐形式,如《印象·丽江》回家的心灵感动,《印象·刘三姐》藤缠树的浪漫表白,《印象·西湖》印象西湖雨的优美诗意;《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禅乐唱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