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生沟通的第一印象策略
第一印象是指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般而言,一个事物、一种现象或者一个人,在人们面前第一次出现时,给人的印象最深刻。同样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也具有很强的深刻性、稳定性。因为第一印象起着重要作用,通常称之为“首因效应”,因此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在与学生初次交往中,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为以后的师生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为第一次见面做好准备。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之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注意作为教师应有的形象,而且更应该表现出对学生的热情和关心,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力求一开始就提供给学生最有效的信息,给学生留下亲切、和善的良好印象。这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之前,要详细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学习需求、对教师的期望等。教师有的放矢地准备初次见面。比如低年级学生喜欢活泼开朗型的教师,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喜欢有学术修养和内涵的教师,因此教师要对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另外教师在与学生初次见面时,可以提前来到教室和学生进行一些私下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精神面貌,也让学生对教师有一个适应过程。
第二,要上好第一次课。第一次讲课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展示。一般来说,学生对第一次上课都抱有格外的期望,如果教师符合或是达到了学生的期望,那么以后的教学沟通就会比较顺利。因此教师要格外注意让学生在听课时感到新颖、生动,力求留给学生热心教学、知识渊博、有高超的教学技艺的良好印象。另外,教师的每一节课也有个第一印象的问题,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什么方法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师都应当精心设计、巧妙构思。这种第一印象是为整个教学工作做铺垫、定基调,学生通过第一印象就能够判断出应该如何与教师交流沟通。
第三,设计好教学开场白。教师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对学生所做的自我介绍、对课程的概括、对上课的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等都是教师的开场白。教师在向学生讲这些内容时,内容应简明扼要,并满怀信心地鼓励学生在新的科目、新的环境之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的讲话还要做到语言精练、风趣幽默、形象生动、激励性强,力求使每个学生听后思想受到鼓舞,让学生对以后的课堂教学都抱有一种期望。
(二)师生沟通的语言策略
研究表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70%的时间是在用语言传递信息,与学生实现沟通和交流的。现代教学艺术论的开创者之一赫修特认为,如果语言善于表达,即使是一个二流的学者,也可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语言对教师教学和师生沟通的重要性。
1.师生沟通中教师应避免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内容
第一,对学生施加命令。其一,命令学生。这是很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教师的心目中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对学生授课时,就难免用命令的方式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做。比如上课时学生做小动作,教师会命令学生:“不许乱动,否则你就离开教室!”其二,威胁学生。很多教师在说服教育不太理想时,经常会选用威胁的方式。比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会威胁学生:“再这样,我就通知你的家长(班主任)。”“罚你抄十遍!”……这种方式固然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反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会造成学生对教师教育的反感,会觉得教师没有什么能力,只会用家长、班主任吓唬学生。其次,学生虽然表面上顺从了教师的要求,但是内心并不接受,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反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对学生讽刺挖苦。对学生讽刺挖苦是一些教师惯用的一种说话方式,似乎不用这种方式,不足以表达自身的水平或愤怒。比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会对一些学生的字体发表评论:“你的字写得真臭,像狗爬的一样!”还有些教师会对上课爱接老师话茬儿的学生说:“全班就你聪明?嘴比脑子快!”实际上这种讽刺挖苦对学生的伤害有时比直接的批评还要严重,因为这种语言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轻蔑和厌恶。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应避免使用这类的语言。
第三,对学生泛泛而谈。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泛泛而谈,不能解决实际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教师是因为对学生了解不够,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建议,只能用一些笼统的话来应付学生。有的纯粹是一种对学生的口头安慰,比如学生就某个问题想不明白,一些教师会说:“下课认真考虑吧,会有答案的。”这种方式没有给学生指出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且会让学生对教师是否是真心关心自己的学习而感到怀疑。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师生之间很难有深入的沟通。
2.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语言艺术
教师不但要关注和理解学生,而且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巧妙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语言艺术。
第一,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感。幽默会让沟通变得轻松、顺畅。其一,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幽默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其三,一个幽默的教师会给人一种宽容豁达的印象,因此幽默也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的语言幽默应该是高雅不俗的,而不是低俗酸腐的。教师的教学不能一味为了让学生发笑,而用一些低俗的语言迎合学生,这样反而让学生无法接受。二是教师的语言幽默应该是亲切的,而不是讽刺嘲弄的。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幽默应是善意的,而不是辛辣刻薄的。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幽默应是轻松的,而不是放浪形骸的。课堂教学不是综艺大舞台,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笑声冲淡了教学的真意,那么只能是喧宾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做到教学的轻松即可。教师的幽默语言要有一定的寓意,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第二,师生沟通的语言要委婉柔和。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道理和话语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学生却因为教师的说话方式不够委婉而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所以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把话说得柔和一些,让学生在情理上更容易接受。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式让语言变得委婉:一是可以使用一些语气委婉的语气词,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语言不那么生硬,而是带有一定商量的余地。其二,教师可以用询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比如用“你这个问题这么回答是不是更好些”来替代“这个问题这样回答更好”,以一种询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有强加于人的感觉,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三,师生沟通的语言要内敛含蓄。在师生沟通中,有时教师不便把一些信息传递得非常清楚,需要学生从教师的语言、语气中揣摩体会老师的真实意思,特别是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用含蓄的方式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从而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育。含蓄则从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与学生有更好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不要明确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学要具有启发性,课堂中的沟通也一样,教师可以用一些语言来旁敲侧击,让学生自己体会教师的意思,从而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考虑,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另一方面,师生沟通中,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美化。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便直接讨论的话题,这时教师就要注意用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表达,避免用一些较为粗俗的语言,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
当然除了上述需要教师注意的方面,还有其他一些语言沟通的方式,比如利用反语、模糊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语言表述,教师有时还可以恰当地运用沉默的方式。在持续的语言刺激下,学生很容易疲惫,所以恰当的沉默反而会吸引学生关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三)师生沟通的聆听策略(www.xing528.com)
师生之间能够有积极的相互聆听,也是师生沟通的必要前提。在较为理想的师生沟通中,师生双方都应该是积极的聆听者,双方只有通过听,才有可能知道如何说给对方。因此一个好的沟通过程,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听的过程。
1.积极聆听的含义
在师生教学沟通中,常常会听到教师的抱怨:“学生不认真听讲,听课效率低下。”也常常会听到学生对教师的埋怨:“老师都不听我说清楚就下结论。”可见在师生之间的听存在着消极的听。这种消极的听不利于师生的沟通,教师和学生都要避免。其一,消极的听是教师或学生仅仅做出一个听的动作,但实际上可能是在思考自己的一些问题。在这种状态下,听者就收取不到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心不在焉的表情也会破坏双方的关系。其二,消极无反应的听。有的时候听者也在听,但是并没有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分析,仅仅接受了对方的信息,对对方的话语没有做出积极反馈。这样就会造成彼此失去沟通的兴趣。其三,消极的无情感的听。这种听的状态在教学中也经常见到。听者和说者虽然在进行语言信息的传递,但是两者在交谈时,都没有显露出自己的情感,是一种无动于衷的交流,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也很难维持沟通。
积极的聆听表现为,第一,听者对说者的信息是一种积极关注的状态。听者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说者一方,让说者觉得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很感兴趣,那么交谈和沟通就能持续下去。第二,在听的过程中有信息的相互传递。这也就是指双方有沟通,双方能够就某个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想法供对方参考。第三,在听的过程中双方有情感的共鸣。这就要求双方在交流沟通时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并显示出对对方情感的理解,从而达到双方情感上的共鸣。
2.积极聆听的具体策略
第一,教师要把握积极聆听的时间。这是指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要对学生的说进行关注。一种情况是,在教学中,教师为了从学生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时,需要教师积极聆听。比如想从学生那里获得他们关于某件事的观点和想法时,或者学生在说自己的感受时,教师需要积极聆听。另一种情况是,在教学中,为了给学生一定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在面对一位不善言谈或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表现出积极的聆听,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
第二,教师积极聆听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技巧。其一,积极的聆听需要专注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专注行为表示出教师对学生所讲内容的关心。一是教师专注的行为表现在与学生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这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时不时以一种亲切、和善的目光与学生对视。二是教师专注聆听还表现在与学生交流时保持恰当的距离,距离太远不利于沟通,距离太近又给学生一种紧张感。三是教师专注聆听还应体现在适当地给予学生评价。话语不多,但是要恰当、合适。其二,积极的聆听还需要身体语言。教师要善于运用身体的姿态以及相应的面部表情等来表现出在聆听学生。比如整个身体为轻松自然的状态,让学生没有压力。教师在聆听时可以将自己的身体稍微向前倾斜,表示在注意听学生的讲话。又如面部和善的笑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其三,善于在恰当的时间简单重复学生的观点。这表明教师在认真地听学生讲话,而且能够把握学生的主要意思,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
(四)师生沟通的其他策略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也需要为课堂教学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促进教学中的师生沟通。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沟通的氛围,让学生不仅能够与教师沟通,而且愿意与教师沟通。
1.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有较好的沟通,教师还需要做好课下的功课。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建立与学生的融洽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学中师生交流得顺畅。比如有些教师会运用作业评语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经常会通过作业评语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学习的建议;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评语与学生建立起情感联系,使师生之间能够相互信任。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还有些教师善于运用网络手段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师生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特点,通过网络的方式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是现代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些教师会在班级放置意见簿或小信箱,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因此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就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发展和变化,从而让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2.营造师生沟通的课堂氛围策略
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就会有什么样的师生沟通。如果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则会有交流的欲望;而如果课堂是呆板生硬的,那么学生也会相应表现出对沟通的冷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为课堂营造一种有利于师生沟通的氛围。
第一,教师要制定明确的课堂教学规则。教师都会对学生有一般性的规则要求,比如上课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说话等。在这种一般性的规则中,大多数以否定的形式来要求学生。这种看似有用的教学规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因为教师所面临的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具体的情境,教师要依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教学规则。同时教师也要摒弃以往总是以否定的形式来要求学生的做法,应改用肯定的方式,比如以前教师可能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上课不要说!”那么现在教师则可以这样要求:“上课时需要保持安静。”类似的改变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制定的教学规则。
第二,教师要学会控制教学的方向。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完全控制着整个教学的进度与方向,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偏离与发挥。有些教师则为了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会在教学中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这两种情况其实都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第一种情况下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性,学生不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就没有有效的沟通;第二种情况下虽然从表现上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似乎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但是消解了教师的作用,教学中不能引导学生有意义地发展。因此教师要对课堂有适当的控制。
第三,教师要学会以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如果能以正面的、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就能够充分发掘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从而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教师以这种心态进行教学,就会创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就能够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
第四,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或是某几个学生表现自己才华的场所。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