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时,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印象。教师的总结绝不是对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重点、关键问题进行深化和升华,从而使重点、难点更加突出。
(二)前后联系,形成系统,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是一个整体,任何一节或一个教学内容都与前后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认识这些联系才能使知识形成系统,才能把新学的知识纳入认知的结构之中,即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这时学生才算真正学到了知识。
(三)拓展延伸,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是有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为突出重点往往紧扣知识点进行学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把知识与现象、实践联系起来,把书本上的知识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社会实际拓展,就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不会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www.xing528.com)
(四)获得反馈,掌握思维进程
在一个内容或一节课结束的时候,一般都要通过提问、练习或实践活动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过程,从表面上看是教师获得反馈的过程,而实际上是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思维加工的程度,掌握学生思维的进程,通过调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强化学习,检查教与学的效果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运行的过程,要想使教学按照预计的方案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这是现代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获得教学反馈的过程中,不仅检查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束是一个任务的完成,但并不是简单地说一声“这个问题(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一堂课、一个内容的教学活动。在一节课中往往有几个环节、多个知识点,学生把这些都记下来是有困难的,经常会出现心理学上的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有时学生只记得几个印象最深的片段。如何使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建立起整体印象,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最佳的方法是在一个问题或一节课末尾,将问题的论点、要点简明地交代给学生,以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也就是不仅要使已被感知的科学事实和所形成的概念在记忆中巩固下来,而且要能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使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向更高一级升华。好的结束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使所学知识趋于系统化、条理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