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中国的文物鉴定领域,不具备文物专业技能而滥竽充数和具备文物专业技能而职业道德败坏的人非常普遍。近年来发生的种种案例就反映出,我国的文物乱象是何其之乱。最令人可悲的是往往发生重大假文物案件,基本都有文物领域重量级人物参与其中。从2009年“国宝献汶川”假文物案件、2009年上海举行的“迎世博中国民间收藏研讨会”上的赝品青铜地动仪案、2010年《中国民间收藏十大人物》中的赝品收藏家案、2011年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壶王”案、2011年自制“金缕玉衣”24亿元骗贷案等等,无不都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鉴定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国家和地方考古所、社科院等个别退休伪专家参与其中,充当这些假文物变身“国宝”的推手,成为抵押骗贷捞钱的同谋。
最可笑的当属2009年上海举行的“迎世博中国民间收藏研讨会”上的赝品青铜地动仪案。2009年5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迎世博中国民间收藏研讨会”上,惊现一件由山东青岛收藏家、诗人、文联主席(网名天放客)收藏的古代“地动仪”,这座高2.4米、底径2.4米、重达1600公斤的神秘器物揭下幔布时,引起了社会一片质疑。当时笔者前往会场实地“窥探”,除“地动仪”以外,南汇区博物馆展出民间甄选的各类瓷器让人更是眼花缭乱。其他瓷器不论,元代瓷器几乎全是赝品,很要命的是每件瓷器旁边都有权威专家的联合鉴定证书和机器检测证书。仔细想想,每个参展的藏友为此得花费多少冤枉钱?
图(1)专家正在开具鉴定证书
研讨会负责人、上海社会科学报总编、上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许某介绍说:经到会的多名青铜器专家初步鉴定,该“地动仪”确属古代青铜器,很有可能就是我国失传千年的属于世界科技史一大奇迹的古代“地动仪”。组委会表示,研讨会后,他们将组织国内外一流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考证该器的内部结构和其文化历史内涵,以确定其制造年代以及与张衡地动仪的关系。据了解,此次研讨会是由上海社会科学报社、上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南汇博物馆共同举办,参会专家当中,竟然没有一位是专门研究青铜器的,把一件假得不能再假的现代仿制的青铜器鉴定为“古代青铜地动仪”就不足为奇了。幸亏他们“心里有数”,否则要搬到上海世博会现场公开展览,那就把人丢到全世界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唐代长沙窑“壶王”案,牵扯1400多万国有资产流失。当年为展现西湖的文化内涵,杭州市决定大规模扩建南宋官窑博物馆,向社会征集藏品。长沙窑大执壶于2005年由安徽淮北收藏者丁某捐赠,同时捐赠的共有600余件文物。当时这批文物被来自南京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等官方机构的多位权威专家共同鉴定为真品,被收入馆中成为杭州南宋博物馆“镇馆之宝”,并被冠以“长沙窑壶王”而公开展出。而杭州市政府以奖励的方式给予了丁某1400万元。时隔6年,2011年末有体制内文物专家质疑杭州南宋博物馆“壶王”是赝品,社会一片哗然,包括央视在内的许多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博物馆、参与鉴定的专家、捐献人处于风口浪尖上。查询现有的影像资料显示:丁某捐赠的这件长沙窑“壶王”首次公开现身是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的赛宝大会上。他带着长沙窑“壶王”前去赛宝,但被4名专家一致否决。其实,这件“壶王”展出以来,一直受到民间长沙窑收藏研究方面资深专家的质疑,但是人微言轻,并没有引起各方重视。之后长沙窑资深收藏家吴跃坚先生在网上公开表态: “的确,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那把壶就是新的,北京运河博物馆那把壶它也是崭新的”;“本人在南宋官窑博物馆访问时就跟当时在场的博物馆领导和相关的专家表示过,壶王就是假的,主要有九点明显的不对和错误,杨静荣老师讲的那几条并不成立。至于我质疑长沙窑壶王的九点错误,将在近期《长沙窑研究》上发表”。
图(2)现代仿造青铜地动仪(此种样式地动仪为上世纪50年代模拟而成,因不具备实用功能而废弃。)(www.xing528.com)
图(3)曾经引起广泛质疑的唐代长沙窑“壶王”
在媒体的跟踪报道和民众的持续关注下,2011年9月28日“壶王”事件的核心人丁某在网络上发了一则耐人寻味的帖子: “希望大家快乐收藏:就目前壶王事件引发出来的诸多不和谐的声音,我感到渐渐地偏离了我们大家的初衷。壶王事件有很多遗憾之处,但是,这是整个中国文博事业进步的表现。更透明、更公平、更权威是我们广大藏家所共同呼吁的。这条路还是起步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避免不了磕磕碰碰。希望古玩爱好者不要再用过激的语言去攻击相关机构及专家,因为这些老前辈们为了中国的文保事业都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大家要以团结善意的方式,规范地做好中国文物收藏及保护。谢谢广大网友的理解与支持!”
这则声明,我们看不到有诚意的解释,依然是一团和气式的草草收场。正如网友评论: “这件事如果处理得好,对推进今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收藏活动肯定有益;如果见难而收,任其风消云散,那么收藏领域乱象必然变本加厉,如同抗药性的超级细菌作乱一样,谁都会受到祸害。”
后来笔者在2012年陪朋友前往丁某所在北京联合大厦的博物馆参观,经他本人介绍,他还有两把与早先捐给杭州南宋博物馆的“壶王”是一批收藏的,并拿出给我们看了其中一把,凭着笔者近些年来对长沙窑的研究,除“手头”很“压手”以外,器底确实存在很大疑问。而且该博物馆的展品给钱就处理,这让笔者很是费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