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弱势群体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农民工是弱势群体,提出对这一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援助,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此农民工作为媒介议题得到了媒体的重视。然而,媒体对农民工这一目前已经达到2.6亿人的群体(该数据来自2013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的报道虽然在数量上增加很多,但是在秉承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上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都市报、民生电视栏目中大多为农民工的负面报道;另一方面,在政府党政报、官方电视栏目中的报道也大多偏重于宣传、教化,而缺乏真实有效的信息,媒体对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仍然存在明显的“媒介偏见”。
媒介偏见(media bias)也是一个外来词,但在理论界已经屡见不鲜,它是指记者、编辑等各种新闻出版主体人的偏见,主要体现在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报道方式上的主观方面。媒介偏见通常是社会学家批判的对象。而沃尔特.李普曼首先将刻板印象与新闻领域如何产生偏见加以联系:一篇报道是知情者和已知的事实的混合产物,观察者在其中的作用总是带选择的,而且通常是带想象的。麦奎尔在对于媒介文化生产的研究中曾指出:为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新闻制作,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程序帮助记者判断和选择新闻。它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筛选来实现就其正面效应看,它保证了新闻生产的时效性;就其负面效应来说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闻内容上的偏见。(www.xing528.com)
媒介偏见会对社会带来很多方面的消极影响。首先,对于社会来说,媒介偏见的存在,使得新闻媒介不能客观呈现社会现实,妨碍了受众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并且具有顽固性的特点;在某些情况下,媒介偏见还常常人为地引导舆论,使得社会某一群体在社会中孤立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继而使得这一团体产生抵触情绪,造成社会冲突,形成社会团体、族群、民族隔阂,甚至产生社会动荡,而对新闻媒体来说,有偏见的报道会动摇媒体公信力,进而影响传播的顺利完成和接受。我们在上述农民工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典型的媒介偏见案例,我们认为,主流媒体在农民工报道中存在的媒介偏见,既导致了社会对农民工形象的错误理解和认识,也导致了媒介媒体本身对农民工群体媒介偏见印象的持续加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