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就是这样最基本最简单的新闻基本理论,却是媒介建构农民工群体形象时难以克服的困难。恪守新闻真实的底线,也是媒介构建农民工形象的重点枢纽。
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在《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一书中,对报刊提出五项要求,其中一项就是报刊应准确表现社会各成员的典型形象:“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在现代社会,公众越来越依赖报刊所提供的情况,做出好或坏的判断”。这就要求报刊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做出合乎实际的正确描述,彼此了解、理解,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各集团的冲突,在农民工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媒体秉持客观立场,公正报道社会各群体显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6]
就新闻真实这一概念来说,应当厘清这样一种观念: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不仅要求每篇新闻报道都应当真实,而且新闻报道的议题领域、议程设置等在长期地、持续地报道中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保证“完整意义上”的真实。否则,就像早些年对农民工的很多报道中,大多是报道农民工的负面新闻,虽然也属于真实情况,但这种真实显然是受到完全偏见性的议程设置,是一种片面的真实,这种真实只能导向一个后果:媒介偏见。因此,从社会公正地视角看待新闻真实,就应当既要认识到农民工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影响,同样也要看到他们的正面活动和社会积极性。正如每个人、每个群体的存在都有正面和负面的社会影响,只有辩证地、公正地、合理地向每个社会成员合理的传播和传递新闻和信息,才是最大的真实。
在媒体如何实现整体真实上,国内学者刘少杰借用了一个概念——理性选择来对此进行解释,理性选择是从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社会学中舶来的概念,一般指合逻辑、合规律、有科学根据、经过思考的选择行为,在相对规范的讨论中,理性选择还要同利益追求最大化、利益偏好、计算和预测行为的结果、合理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等方面联系起来[7]。(www.xing528.com)
显然,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进步上,在推进农民工群体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和睦共处上,中国的大众传播媒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大众媒介尤其是主流的大众媒介,应当从公正、公平和主观地理性选择上入手,在进行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时,应当进行完整的真实、遵循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任何群体一视同仁,可以有所选择,但一定公平公正。
其次就是采取平衡的报道手法,塑造自尊、自强的农民工形象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工获得社会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楷模,为农民工和其他社会群体都起到示范效应。此外,大众媒介尤其是主流媒体报道应当更关注平衡报道手法,这有利于使得社会能够冷静和公正判断,也有利于提高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