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80~1988年农民进城打工的成果

1980~1988年农民进城打工的成果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根据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检索发现,1982年《人民日报》的标题信息中第一次出现了“农民工”一词:“干部带头清退自己安排的亲友,安徽十万多农民工返乡务农”这条报道中的“农民工”主要指的是通过招工进城的“农村合同工”。

1980~1988年农民进城打工的成果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策不允许农民进城,所以媒体在这一时期对民工的报道基本上没有。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重大举措不仅顺利解决了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从土地上解放了大量农业劳动力,为农民进城打工创造了先决条件。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大量农民进城,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也开始出现。

目前,根据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检索发现,1982年《人民日报》的标题信息中第一次出现了“农民工”一词:

“干部带头清退自己安排的亲友,安徽十万多农民工返乡务农”(1982年1月31日)

这条报道中的“农民工”主要指的是通过招工进城的“农村合同工”。“民工”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标题信息则是在1983年3月9日,“建筑业劳动制度重大改革,部分民工代替专业施工队伍”。(1983年3月9日)

从1982年农民工报道开始出现到1988年,农民工的报道数量都比较少。例如《人民日报》中这几年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农民工报道仅有17篇,分别如下:

(1)《干部带头清退自己安排的亲友 安徽十万多农民工返乡务农 城乡配合做好思想工作,解决农民工回乡后的困难》(1982年1月31日)

(2)《要切实解决大批农民进城做工问题》(1982年6月23日)

(3)《农民进城贴“招工广告》(1982年7月12日)

(4)《建筑业劳动制度重大改革,部分民工代替专业施工队伍》(1983年3月9日)

(5)《眉山组织十万民工整治公路》(1984年3月2日)

(6)《广东民工进城多》(1984年6月18日)

(7)《十万民工进天津》(1984年7月12日)

(8)《济南空军派飞机抢运触电民工》(1986年8月12日)

(9)《北京及时抢救误食工业用盐中毒 民工除一人死亡外其余四十八人全部脱险》(1987年3月3日)

(10)《半月内又一批进京民工误食亚硝酸钠 中毒事件一再发生卫生部门呼吁重视》(1987年3月11日)

(11)《为抢救中毒民工做出重大贡献 垂杨柳医院被北京朝阳区表彰》(1987年3月18日)(www.xing528.com)

(12)《欺压民工的储玉明》(1987年11月11日)

(13)《多方集资 民工建勤 国家补助 云南初步形成县乡公路网》(1987年11月26日)

(14)《安徽再起治淮热潮 五百多万民工已陆续奔赴工地》(1987年12月30日)

(15)《湖北省加快防洪建设15万民工齐上阵运土329万立方米加高堤身》(1988年5月4日)

(16)《招聘固定工顶替农民工 南京氮肥厂挖掘厂内劳务潜力》(1988年8月16日)

(17)《13岁的“民工”》(1988年9月2日)

在国家政策设置议程的框架范围内,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配合政府进行政策宣传,通过对上述有限的数据进行内容分析和归纳,我们发现,按照国家政策和意志表达,《人民日报》的宣传内容较为分散,在民工清退、进城工作、国家基础建设、民工事故与关怀等方面均有一些相关报道。此外,从报道内容和报道时间上我们也发现,为配合政府政策宣传的需要,在某些特定阶段,也有相对较为集中的主题内容,例如1997年底至1998年初,3篇报道(均为标题新闻)集中在民工参与国家工程建设上,表明国家认为需要宣传民工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1986年底至1987年初,4篇报道(其中3篇为标题新闻)集中在农民工事故和治疗上,表明了国家对民工的关怀。

此外,在农民工进城打工这一主题上,《人民日报》也进行了一些较为全面和详细的报道,其对农民工进城工作也遵循了政府的正面框架而采用了正面报道框架:

(1)“在建筑施工中,有计划地使用一部分民工代替专业施工队伍,是建筑业劳动制度的重大改革。”

“近几年来,各地建筑部门陆续通过包工方式,组织民工参加城乡建设,效果显著。”

“国务院领导同志认为,我国农民多,许多工作量都可以包给当地农民,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减少国家负担”(《建筑业劳动制度重大改革,部分民工代替专业施工队伍》,《人民日报》,1983年3月9日)

(2)“分散在天津市各个建筑工地的三百多个农村建筑队、十万民工,与国营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完成了繁重的建设任务。农村民工建筑队和国营建筑企业结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

“现在,农村民工建筑队伍,已经成了天津建筑业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最近确定,允许农村民工建筑队和国营建筑企业、城市集体所有制建筑队一起,参加对建筑项目的投标,以促进互相竞争,加快建筑事业发展步伐”(《十万民工进天津》,《人民日报》,1984年7月12日)

由上可见,在农民工报道开始出现的6年间,农民工报道不仅数量少,而且报道视角狭窄,议题单一,主要集中于“农民进城打工了”、“农民民工建筑队”这样的报道主题。而且这些报道仅仅是报道了现象,常常用标题新闻、短消息这样的方式进行消息的告知,很少深入探讨某一具体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