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1988年:国家政策单独设置,媒介“应声而动”
1980年至1988年,《人民日报》农民工的报道数量非常少,如表4-2所示:
表4-2 “农民工”、“民工”标题检索信息量统计表(单位:篇)
续表
根据统计,1980~1988年《人民日报》农民报道数量总计仅有77篇,该时期农民工报道数量非常少的原因主要是这一时期农民工问题仅仅是政策议题,还没有形成集中的媒介议题。此时,媒介对于农民工的报道大多是“应景之作”,属于政策宣传,且当时农民工数量相对较少,还未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所以媒介还未关注该群体。(www.xing528.com)
1980~1988年,国家虽然出台了大量针对进城农民的政策性文件,但正如上文分析,由于农民工群体在此时并没有得到明确确认,而且在1989年民工潮之前民工规模还不是很大,尚未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因而也基本没有引起媒介的集中关注,未曾形成集中的媒介议程,从而在媒介话语上也没有得到集中反应。本书通过采用80年代的政策词语“计划外用工”和“农民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等通过大众传媒数据库进行检索,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也很少。
由此可见,1980~1988年间,由于媒介基本上没有介入对农民工的集中报道,也缺乏有深度的理论评述报道,所以媒介话语的承载容量极为有限。因此,这一时期有关农民工问题仅仅是作为一种政策议题在政策场域中存在着,而未能形成集中而深入的媒介议题。可以说,在1989年之前,农民工议题仅仅是由国家政策单独设置,媒介基本上是“应声而动”,没有做出自己的集中反映。
(2)1988~1993年:政府、媒介同步关注
1989年政府和传媒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民工问题,并且关注的焦点几乎都是“民工流动”问题,因而,从1989年开始,关于民工的议题第一次被正式地、广泛地启动了。从统计数据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议题启动的突然性,在1988年,《人民日报》还只有1篇以民工及其流动问题为标题的新闻报道,但到了1989年,相应的数字一下子就增加到了13篇。这些报道的内容主题主要集中在民工对城市、铁路交通造成的巨大压力和严重问题,在此期间,主流传媒话语也创造出了一些充满时代特征的词语,例如“盲流”、“民工潮”都是在此期间登上了媒体的话语舞台,形象地反映了对民工流动的主观看法和刻板印象。一直到2003年2003年“孙志刚事件”才终结了“盲流”一词的使用[7];而直到2004年,《人民日报》采用“民工荒”一词并被广泛转播以后[8],“民工潮”一词才退出公共话语视界。
本书还从“中国资讯行”信息库中进行了检索,发现《人民日报》之外,其他一些主流媒体在同期也非常关注民工流动这一议题。例如,《经济日报》在1989年三四月份期间,以“百万民工大流动”为标题进行了一次集中快速的系列主题报道(一共发布7篇专题报道);《瞭望》(新华通讯社主办)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事周刊,1989年也对这一议题给予强烈关注,刊发了葛象贤和屈维英采写的深度报道文章《民工潮探源》。1990年,该作者以此篇文章为基础,公开发表中国第一篇关于民工流动的报告文学《中国民工潮——“盲流”真相录》,对后期的报道和研究产生重大影响[9]。自此,以民工群体为表现形象的文学作品蜂拥呈现,同一时期反映中国民工现象和问题的有重要影响的作品还有朱大路的《盲流梦》[10]、郑念的《潮落、潮涨——民工潮透视》[11]以及杨湛的《汹涌民工潮》[12]等。
总体而言,民工流动问题从1989年开始突然成为社会热点,并引发政府高层、新闻媒体与社会各类公众团体的广泛关注,从而完成了民工(农民工)议题的第一次设置。在此议题的提出到全社会参与和关注的全过程中,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媒介集中报道无疑产生了一定的动员和反映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