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1949年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期间,中国政治经济整体环境的特点是: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导思想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政治上以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以“阶级斗争为纲”为施政纲领,政治运动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和全体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新闻传媒的地位和角色,决定了这一时期新闻政策的主导思想就是强调政治职能、将新闻传媒的功能定位为单一的政治宣传工具。
80年代,我国虽然开始实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但是媒介媒体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体系和政府机构的紧密组成部分,并没有市场化,其根本属性仍然是政府上层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体现了较强的“政治属性”,而“经济属性”较弱,因而这一时期我国媒介依旧执行政府治理和公共政策宣传等政治职能,体现着极强的政府议程和政策宣传框架。在“政治意识形态属性”的主导下,我国的媒介政策主要集中在加强媒介的“喉舌”功能,为国家的安定团结进行宣传。
为了强化媒介这一功能,1980年2月,北京新闻学会(即现在的首都新闻学会)成立,胡乔木在会上阐述了邓小平的要求:报刊要成为巩固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思想中心,促进这个政治局面的发展。1980年2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党报不得发表与中央相左的言论[2]。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指出要对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加强集中统一的领导[3],《决定》中强调必须无条件地与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4]。(www.xing528.com)
80年代,由于新闻媒介仍然属于政府主管和主办,因而,这期间中国的新闻政策,还是以政治宣传为主,党和政府直接控制新闻媒介活动,因而,新闻媒介以为政党执政目标服务为根本目的,传播内容主要是政治宣传和教育教化,传播话语较为严肃、刻板,信息传播模式也主要是信息自上而下的传达,因而有利于政府的媒介管理和舆论导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