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念庾锦霞老师:《本甄课堂》,人去音存楼

纪念庾锦霞老师:《本甄课堂》,人去音存楼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7年8月22日,我接到通知:一周内到桥东小学报到。1998年,在黄柏祥校长的推荐下,我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二位师傅——庾锦霞老师。从此,我便与她开始了20年的师徒情谊。我以庾老师为榜样,切实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故人已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师傅庾锦霞老师!

纪念庾锦霞老师:《本甄课堂》,人去音存楼

黄树楠校长多次盛情邀约,让我写写自己与桥东的故事,我一直记着,但无从下笔,因为故事太多……

那么,这次就写我师傅庾锦霞老师 —— 一个老桥东人的故事。

桥东小学,是我到番禺见到的第一所学校。那是1997年的8月,我在2路公共汽车上路过此地,只道:“大马路边居然有那么小的学校。”叔叔说,这是以前的中心小学,历史悠久且很有实力。1997年8月22日,我接到通知:一周内到桥东小学报到。意外至极,这是第一眼的缘分。

1997年9月,一纸调令,我开始了在桥东12年的摸爬滚打生涯。当时我接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一个班68人,一个班69人,一周22节课,还要辅导数学竞赛,我傻了眼,心理落差极大……

1998年,在黄柏祥校长的推荐下,我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二位师傅——庾锦霞老师。从此,我便与她开始了20年的师徒情谊。在她的支持、指导、帮助下,我有了许多的第一次。

1998年,我在番禺区第一次讲公开课“圆的认识”,所说的话几乎都是师傅教我说的。文字如何组织,语音如何轻重缓急……她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数学语言,知道如何将知识点贯穿每一个环节。

1999年,我任桥东小学数学科科长,这是我人生第一个“官职”。她教会我如何从大局思考做好科组建设,如何扎实开展、有序推进每一次教研活动,促进科组的教师成长。

2000年,我第一次参与了番禺区教学新秀赛课活动。还记得赛课当天,我们约定40分钟后见她挠头就要下课。下课后,她对我说:“你再拖堂,我的头发要挠到掉光了。”备赛的半年间,她带着我备课、编制教案、说课、做课、观课、议课、评课。她督促我深入钻研教材,对文本要有自己的见解。她让我知道,磨课是伴随职业生涯始终的长久过程,对我的专业成长可以起到深远的影响。

2001年,我人生第一篇文章发表,《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浅见》是她逼着我写的,文章初稿整版都是师傅红色的笔迹,几乎看不见我的字。她教会我做老师必须有“反思”意识,只有通过笔耕,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才会持续不断地获得成长。从这一篇文章发表起,我一发不可收,笔耕不辍,喜讯频传。

2002年,我人生第一次做“一、二年级的教材分析”讲座。她让我知道,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教师必须通读教材、研究教材、读懂教材,要对教材的整体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承载任务等有全方位了解。

2004年,我第一次作为导师参与新秀备赛。我以庾老师为榜样,切实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个过程中,我对他们的付出都是有价值的,这是一种鞭策,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我更是要把这种无私帮助的精神传承下去,而这样一做就是十几年。

2005年,我第一次在教师进修学校开设自己的课程。庾老师告诉我,培训关注的应该是实效性,老师们希望获得的是一些可以借鉴的和可操作的实践层面的经验。那么,开发出更精准的培训课程,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就是我的任务了。

2006年,我第一个课题立项。庾老师告诉我,课题驱动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做课题少不了查阅大量的文献,从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要想更好立足,就必须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于是,从那时起,“解决问题”的课题研究,成了我最好的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www.xing528.com)

2007年,我第一次协助广州市教研室、番禺区教研室指导老师参加全国赛课,从此我走向更大的舞台。

2009年,我有了人生中第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从此有了很多名正言顺的工作室成员。

…………

从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到番禺区新秀、番禺区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特约教研员,甚至成为广州市“十佳”数学教师、番禺区名教师、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仔细回想,我能有今天的成绩,不仅有各级领导的指引和提携,许多专家温暖而有力的扶助,更重要的是,我还有一个敬业爱业的老桥东人的关爱。我因此而幸运地进入了快速成长的轨道

2009年8月13日,我接到调令,要离开桥东小学,那时我恋恋不舍,且不甘心不情愿。师傅鼓励我,只要自己业务过硬,到哪里不是教书育人?怕什么!这个信念一直支撑我,至今不变。

2017年9月,我去探望她,叫了声“庾老师”,她听见后就睁开眼睛扫了一下,头扭向一边,再也不理会我们。她不停地想拔掉氧气管,似乎想表达她的愿望。每见一次,我胸口都会痛好久。2015年的“最后一次和你们吃饭”竟然一语成谶……这个爱我如孙的老人即将离去,虽有不舍,但无能为力。

2018年4月,对人和蔼可亲、做人正直不阿、教学严谨执着、说话幽默犀利、做课思路敏捷、评课一语中的的师傅与我永别了。

如今,她指导我备课、写文章、评课,看着我试教,跟着她追公交车,和她喝茶、抢单、聊家常……这些情景依旧历历在目。想她的时候,我会播放“You raise me up”,每听一次,我便泪眼婆娑……

一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几位好老师。想到庾老师,我充满感激,她让我学会欣赏,欣赏那些比我强的;学会宽容,宽容那些比我弱的;学会适应,适应那些不能改变的;学会改变,改变那些能改变的。

故人已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师傅庾锦霞老师!

2019年4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