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岭科研成果: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秦岭科研成果: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科研力量和众多的科研院所对秦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运用系统集成的研究方法,构思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资源、保护与管理、开发以及科研科普四个子系统,并具体细化每一个子系统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以实地调查的数据为核心,深入分析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内部资源、组织、开发与科学研究等要素的历史演进和现状。

秦岭科研成果: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地处关中平原以南,由于紧邻西安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高校科研力量和众多的科研院所对秦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上以秦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从1980年至2019年,录入CNKI数据库的有关秦岭的各类研究成果就多达17488篇,而且自2013以来关于秦岭的学术研究更是飞速增长。根据CNKI数据库分析的结果,当前对秦岭进行学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生态保护、珍稀物种、地质构造带、地球化学生态旅游、金属矿物等。

在陕西省政府的推动下,每年都会以秦岭生态保护为目的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征集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以陕西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每年都会针对秦岭出版专题研究报告,2018年在陕西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亚洲开发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出版了《秦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研究》,这一研究成果涵盖了目前学术界有关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环境现状主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总结归纳了有关秦岭生态保护的相关研究。由于政府大力推动、科研机构众多、高校科研力量强劲、研究经费逐年增加,以研究报告、专著、学术论文为代表的科研成果存量和增量增加,与全国各大自然保护地体系相比,取得了相对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根据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公报及相关研究资料,明确界定了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陕西段)空间地理范围。对区域内部的行政区划做了简单的分析,梳理了秦岭地区38个县级行政区自然保护地群落的现状。同时,根据陕西秦岭地区各地级市的统计年鉴数据,简单分析梳理了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空间范围内39个县(市、区)人口、社会经济现状。(www.xing528.com)

运用系统集成的研究方法,构思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资源、保护与管理、开发以及科研科普四个子系统,并具体细化每一个子系统的具体内涵。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总体集成思路,以及各子系统具体集成要素。在此基础上,以实地调查的数据为核心,深入分析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内部资源、组织、开发与科学研究等要素的历史演进和现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