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关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为丰富,2018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出版的《秦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研究》是该领域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著作。该书是一本秦岭生态的系列研究,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衡量秦岭众多自然保护地集群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本论文在这里选择引用《秦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研究》提出的衡量指标,这个指标体系分为植被覆盖率、人口密度、土地格局变更率、特有物种数量等主要指标。
(一)植被覆盖率
秦岭地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5类,包括林地、草地、湿地、城镇居民用地、耕地。根据《秦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研究》有关植被覆盖率的界定分析,近年来秦岭地区林地和草地占区域总面积七成以上,其余类型之和不足三成,所以秦岭自然保护地集群的植被覆盖率选取草地和林地之和为综合的植被覆盖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林地作为秦岭地区主要土地覆被类型,其总面积约为34326平方千米,占秦岭地区总面积的50%以上。根据土地覆被变化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2017年37年间,林地净增长面积220平方千米,年均增长5.95平方千米。林地具体由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其他林地构成,秦岭区域有林地占比接近70%,疏林地占比在15%上下,而灌木林占比最少,只有10%。近20多年来,有林地占比逐渐升高,特别是2000年之后迅速增长,但是灌木林面积却有下降态势,究其原因一部分来自有林地占比增加,一部分来自城市居民用地急剧增加,疏林地整体变化不大。
秦岭地区的草地在分布上,具有很强的垂直地带性,这当中高山蒿草草地是秦岭自有的原生草地。而秦岭山脉中低海拔分布的草地多为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次生草地群落。秦岭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冰蚀作用强烈,受冰川侵蚀作用裸露的岩石上植物群落经历了5个阶段,依次为细菌和微观藻类组成的微生群落—地衣群落—苔藓群落—蒿草群落—灌丛,随着这些附着群落对于岩石的侵蚀和基质作用,岩石的表面开始出现最早的土层,由于土层的出现,蒿草群落会被灌丛群落所替代。秦岭地区以3300米为界,在这个海拔之上群落可以发展为灌丛群落,在这个海拔以下落叶松林就成了主角。
根据最新的秦岭土地覆被分析数据显示,目前秦岭地区草地总面积11692.52平方千米,占秦岭地区总面积的18.36%。秦岭地区分布的草地包括中盖度和低盖度两种类型。其分布面积分别为10151.58平方千米和1607.94平方千米,占草地分布总面积的86.33%和13.67%。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17年37年间,草地在秦岭区域的占比一直在下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对于草地的破坏。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快速的城镇化,秦岭地区很多区域的草地遭到侵蚀破坏,致使其在秦岭覆被占比重比例持续下降。1997—2017年的分析数据显示,秦岭地区的植被覆被类型中草地共计减少了约804.20平方千米,年均减少36.71平方千米。
(二)人口密度(www.xing528.com)
根据秦岭地区的相关统计数据,秦岭地区2000年人口密度为237.04人/平方千米,2019年区域内人口密度为84.02人/平方千米,19年间秦岭区域的人口密度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一部分原因是秦岭区域多山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周边城市城镇化速度加快,吸纳更多人到城市就业生活;另一部分原因是国家大的环保政策,促使一部分居民搬离和新生态保护区域造成的。
(三)土地格局变更率
土地格局变更率是研究区域内变更的面积与研究区总面积的比率。为此,必须明确一个基准年,作为变更比率计算的依据。根据《秦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研究》的数据来看,1980年为相关数据的起始年,同时也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端,生态系统尚保持着较为自然的状态,故而选择以1980年为基准年。
土地变更可分为面积增加和减少两种。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土地变更的总面积,可以从总体的遥感影像数据中进行分析,也可以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别分析。现实情况下,由于各生态要素部门化管理,按土地类型进行划分更易于获得统计数据,本书采取依据土地类型进行划分进行分析。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由于总面积一定,一种土地类型面积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另一种土地类型的减少。为避免重复计算,可以在各种土地类型中仅以增加或减少的总面积作为总土地格局变更值。
秦岭地区目前已有的土地类型如下:林地、草地、河渠、湖泊、水库坑塘、滩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沙地、盐碱地、沼泽地、裸土地、裸岩石质地、山地水田、丘陵水田、平原水田、山地旱地、丘陵旱地、平原旱地、大于25度坡地旱地等。从《秦岭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研究》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过去30多年间,各种土地类型变化趋势中,趋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10种土地类型,包括森林面积增加、各类耕地面积减少、滩地增加等,涉及面积829.48平方千米。趋向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10种土地类型,包括草地面积、湿地面积减少,城镇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等,涉及面积792.23平方千米。有利变化与不利变化的比率为104.7%,整体趋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