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托秦岭(陕西段)现存的丰富多样的保护地类型和前文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集成架构,根据我国现阶段有关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宏观政策,本书接下来的研究将从资源子系统、保护与管理子系统、开发子系统和科研科普子系统四个维度,结合每一个维度的细分指标,进行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集成研究。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

针对自然保护地集群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对于科学管理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科研科普活动也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珍稀物种、科学利用保护地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同时有效的科普活动可以提升保护地生态保护的社会参与度,缓和生态保护与区域原住民生存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保护培养生力军。科研科普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明确指出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主要的功能之一,这一子系统具体由科研科普硬件设施、具体的活动、科学研究成果等组成。科研科普系统的运行状态决定着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长期运行状态,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价值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

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拥有众多的自然保护地群落,经过50多年努力,秦岭范围共建成1个国家公园、31个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点、49个森林公园、11个湿地公园、7个地质公园和15个风景名胜区。这些保护地群落分布于秦岭各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效用,为秦岭的生态保护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各类保护地分布的行政区划进行观察,这些保护地群落覆盖秦岭(陕西段)39个县(市、区),因为各类保护地依托主体功能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39个县(市、区)中有将近一半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市、区)。(www.xing528.com)

依托秦岭(陕西段)现存的丰富多样的保护地类型和前文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集成架构,根据我国现阶段有关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宏观政策,本书接下来的研究将从资源子系统、保护与管理子系统、开发子系统和科研科普子系统四个维度,结合每一个维度的细分指标,进行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集成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