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时掌握水情与工情,提高了灌排工程的安全可靠性。试点灌区建设的自动水雨情信息监测点可实时掌握灌区水情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水情、雨情的测报能力和优化调度水平。尤其在南方地区,降低了工程出险率,节约了抢险人力、物力,减轻了防洪压力,降低了工程出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灌区防洪减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2)提高了灌溉效率,为灌区科学合理用水提供了保障。在没有建设信息化灌区之前,大部分试点灌区普遍存在“上游大水漫灌,中游堵渠抢水,下游水少难灌”的不合理灌溉现象,由于不掌握灌区来水情况,制订的灌溉计划很难落实。通过灌区信息化建设,部分试点灌区已具备了监控灌区水情和水量信息的能力,使灌溉逐步向科学、合理用水的方向转变。韶山灌区通过信息化建设,已经做到了既分渠又分区按节点计算并控制灌溉水量,基本达到了计划用水、合理用水,初步实现了拟定的灌溉方案;广西龟石灌区通过信息化建设,减少弃水,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4141万m3,补充了贺州市、钟山县和旺高工业区工业、生活用水的紧缺,年供水量达1200万t,增加收入120万元。
(3)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建立了新型管理模式。过去,灌区一般采用“粗放”的宏观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建设,开展了水雨情等信息自动监测,闸门自动测控,泵站自动监视监控,初步使用了用水管理系统、工情GIS地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业务软件,逐步实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人工辅助”的新型管理模式。为灌区精确调度、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如2004年3月,沱江发生严重水污染事件,都江堰灌区采用计算机软件综合分析来水和用水关系,合理分配水力资源,快速制订了调水计划,共调水5700万m3,有效缓解了水污染问题,保证了沱江下游的生活、环境用水质量。同时满足灌区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需求。突发事件充分展示了信息化系统的作用,考验了灌区的管理水平;兴电、漳河等灌区,已初步实现了闸门、泵站可控可视,管理人员在监控中心完全能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供水信息,建立了新型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www.xing528.com)
(4)降低了供水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建设,部分灌区已建立了水费管理系统,实行计划用水,实时供水,按方计费的工作体系,减少了收费环节,降低了供水成本。同时增加了水费计收的透明度,用水户满意,提高了水费收取率。山西夹马口灌区通过建立灌区水费管理系统,在全灌区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配水“三公开”,即水量、时间、水价公开。用水户通过水费查询系统随时都可以查验用水和交费情况,灌区水费上交率为100%;广西龟石灌区通过信息化建设,2.7万亩水稻改变了传统的灌溉方法,实行了“薄、浅、湿、晒”的灌溉模式,水稻每亩增收50元,每年增加经济效益130多万元。
(5)提高了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改善了工作环境。试点工程启动以来,实施了多次人员培训,接受培训的灌区领导和技术人员达450多人次。通过学习、培训和实际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灌区人员技术水平。全国试点灌区中出现了以景电灌区、夹马口灌区、韶山灌区、漳河灌区、都江堰灌区等单位为代表,初步实现了灌区业务计算机辅助管理、信息自动采集传输、计算机联网办公的现代化管理的工作模式。灌区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些先进单位建设成果为其他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