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平原区地下水分布特点解析

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平原区地下水分布特点解析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原区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孔隙水,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含水组。底板埋深,滏西区多小于40m,山前地带仅几米,滏东区为40~60m,局部沿小漳河古道有埋深60~70m的条带。底板埋深,滏西区为10~100m,滏东区为100~180m,由西向东逐渐加深。

区域水资源保护实践:平原区地下水分布特点解析

1.1 地理概况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至115°50′,北纬36°45′至37°48′。东西相距185km,南北长90km。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毗邻,北倚石家庄衡水,南界邯郸,西与山西相连,其状略呈马鞍形,总面积为12456km2

1.2 水文地质概况

邢台市可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水文地质单元。西部山区地下水以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片麻岩夹大理石岩裂隙岩溶层;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以中奥陶统灰岩为主。水量来源是降水入渗和河流渗漏补给,按构造控水规律、水力特征等又可分为邢台百泉泉域和临城石鼓泉泉域两个水文地质区域。泉域内有多股、多层地下径流带,汇流至山前地带出露。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工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泉水出现断流直至干枯,地下水动态类型已转变为降水入渗—人工开采型。

平原区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孔隙水,自上而下划分为4个含水组。每个含水组由多个含水层组成,自西往东,含水层呈扇状、舌状、条带状分布,岩性由砂卵石变为粉细砂,总厚度由薄变厚,层次由少变多,单层厚度由厚变薄,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质由好变差。水量来源以降水入渗补给为主,也有地表水入渗、侧向和越流补给(其中山前地带下伏的岩溶水以侧向补给为主)。排泄形式主要是人工开采。(www.xing528.com)

第一含水组为潜水。底板埋深,滏西区多小于40m,山前地带仅几米,滏东区为40~60m,局部沿小漳河古道有埋深60~70m的条带。

第二含水组为潜水—承压水。底板埋深,滏西区为10~100m,滏东区为100~180m,由西向东逐渐加深。

第三含水组为承压淡水。底板埋深,滏西区为300~370m,滏东区为340~420m。

第四含水组为深部承压水。滏西区底板埋深为460~560m,单井出水量多小于5m3/(h·m)。滏东区底板埋深为520~580m,单井出水量一般为5~10m3/(h·m)。含水层厚一般在20~40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