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地热田是以地下水为载体,将地壳深部的热能传导到浅层并赋存于有利空间而形成的,它以热储量多,分布广,产出中低温热水为特征。
河北平原从太古界到古生界以褶皱运动为主,中生代发生了燕山期岩浆构造活动,使得相对稳定的、呈东西向分布的构造基底,演变成以深大断裂为界的、北东走向为主的隆起与拗陷相间的构造体系。新生界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加剧了原有断裂的活动性,使地下水通过深循环,将深部岩层,尤其是花岗岩类岩石中的热能带到地壳浅部。而隆起区的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砂、砾岩层,则为热水提供了最佳储存空间,在具备一定厚度隔热保温的条件下,便形成了含有可供利用的地热能资源的水热型地热田。河北平原地热田概念模型可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1 盖层
整个河北平原的地热系统,尤其是上第三系统热储的盖层,由第四系构成。这个地区的第四系,是河、湖相成因的一套黏土、亚黏土与各类砂层交互叠置的松散沉积物,厚度约为350~550m。由于其空隙度大、导热性差,所以成为良好的保温盖层。
河北平原的新生界厚度一般为1500~4000m,间夹厚度比约40%~60%的黏性土和泥岩,是下伏基岩热储的盖层。新生界盖层的地热场特征,与厚度和基底构造有关。一般说来,盖层的地热梯度随其厚度变薄而增加。依据基底构造、盖层厚度及其地热梯度的差异性,将河北平原地区的盖层地热场划分为4种类型。
高凸起型:盖层一般比较薄,厚度只有100~300m。由于冷水补给及盖层热散失大,不利于地热能的储存,盖层地热梯度多小于2.5℃/100m,深度1000m的地温以小于40℃为主。
凸起型:新生界盖层厚度一般为800~1500m,最薄为600~700m,最厚为1600~2000m,保温较好。凸起上方地热梯度为4~5℃/100m,局部为5~6℃/100m。此种类型勘探深度为1000~1500m时,可获得70~80℃的地下热水,最具有开采价值。
低凸起型:盖层主要为新生界,部分还有中生界,厚度为2500~4000m。低凸起上方盖层地热梯度为3.4~3.8℃/100m,局部达到3.6~4.2℃/100m。在目前开采技术条件下,对地热的开发利用尚有一定难度。
深凹陷型:中—新生界盖层厚度一般为3000~6000m,最厚达8000~15000m。盖层地热梯度普遍较低,仅有2~3℃/100m,局部达2.8~3.3℃/100m,地热开发利用难度较大。(www.xing528.com)
1.2 储热层
第三系热储:河北平原区普遍分布有第三系储热层,它直接覆盖在第三系或各个不同时代的基岩之上。其底部常见有泥岩隔水层,与下第三系或基岩无直接水力联系,但在构造断裂部位有一定沟通。上第三系储热层是河北平原地热田的主要开采层位。下第三系多分布于凹陷区,为主要生油层,对地热而言无开采价值。
基岩热储:河北平原的基岩储热层主要是奥陶系、寒武系、青白口系和蓟县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层。从各个时代基岩储热层的水温及化学组分差异可知,它们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属于层间水性质,但在开启性构造断裂发育地段,有可能沟通层间热水。
1.3 热源
河北平原地热田的热源,主要来自上地幔和花岗岩壳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热能经过热传导比较均一地供给基岩储热,在构造凸起部位产生局部热流集中,而且,在岩溶裂隙发育地段有部分热对流。在热传导和热对流的共同作用下,使凸起区上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高的地热异常或形成地热田。其盖层的地热梯度大多在3.5~4℃/100m以上。
1.4 水源
根据氢、氧同位素测试及水化学分析资料表明,河北平原区的地下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西部太行山的大面积裸露基岩,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沿构造断裂经深循环向平原区运移,侧向补给平原储热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