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氮在水体中的循环
水体中各种含氮物质之间的转化是通过氨化、硝化、反硝化、同化等作用和在特定的生物参与下完成的。氨化作用(有机氨转化为氨氮):水体中各种蛋白质化合物在好气性和嫌气性条件下,被腐生性的各种氨化细菌分解,首先产生氨。硝化作用(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氨氮在水中不稳定,除被生物吸收同化外,其余在溶解氧充足条件下,被各种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氮,最后转化为硝酸盐氮。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氮转化为气态氮):硝酸盐在厌氧条件下,逐步被各种反硝化细菌作用,还原硝酸盐氮为气态氨,使水体失去氮素。同化作用:藻类对水中几种无机氮都能利用,在光合过程以及随后的同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各种含氮有机物。
水体氮的转化由6个过程相连接而成:①氮在沉积物的厌氧环境下,作为电子接受者,被固氮生物(蓝绿藻、固氮菌等)转化为铵根离子;②水体中的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被生物(主要是植物)吸收利用,并在水体及界面之间按浓梯度自由扩散;③在水体和水土界面有氧环境下,来源于植物尸体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氮,进一步矿化和氮化为铵根离子,该离子或被生物吸收利用,或在硝化细菌的参与下进行硝化作用形成亚硝酸根离子,直至硝酸根离子;④在沉积层的厌氧环境下,来源于植物尸体的有机氮微生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氮,进一步矿化和氮化为铵根离子,该离子被生物吸收利用,同时,可溶性有机氮和铵根离子从高浓度的沉积层向低浓度的水体扩散;⑤在沉积层的厌氧环境下,硝酸根在反硝化细菌的参与下,经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和氧化二氮,该惰性气体大部分通过水体逸散到大气中,水体中的硝酸根离子经常向沉积层扩散,以弥补沉积层中该离子的不足;⑥水体中的铵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被浮游藻类吸收利用。当pH值大于8时,铵根离子转化为氨,逃逸到大气中。
水库水体中的氮随外界环境和条件在不停地进行着转换或循环,有的使水质变劣,有的有利于水质质量,例如水中的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氮受到脱氮作用变成氮气,回到大气中,由于微生物的脱氮作用而使生成的氮气被除掉,减少了水库水体中的氮,对限制富营养化是有利的。
利用1991~2002年朱庄水库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三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从分析结果知,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逐年变小,说明水质也在逐渐变好。而硝酸盐氮逐年呈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进入水库的含氮物质,通过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使一部分有机氮首先转化为氨氮,再由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在好氧条件下,硝酸盐氮却不断增加,产生积累造成的。其二,水体中浮游植物对硝酸盐氮的吸收有阻碍作用,浮游植物对硝酸盐氮的利用便被控制,也促使硝酸盐氮含量的增加。(www.xing528.com)
3.2 磷在水体中的循环
水体中的各种含磷化合物主要通过有机磷矿化、无机磷同化和不溶性有机磷有效化途径进行循环。有机磷的矿化作用:有机物中的磷,在其生物降解过程中,生成无机磷和磷化物,许多细菌和真菌都参与这个矿化过程。无机磷的同化作用: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磷首先为上层水中的浮游植物所吸收,其中一部分用于本身生长的需要,大部分积累在植物细胞中以备磷源不足时使用。水生高等植物能从沉积物中大量吸收无机磷,经代谢转变为有机磷化合物。不溶性有机磷转化为可溶性磷:沉积物中不溶性磷不能为水中生产者所利用,当水中pH值向酸性转变时,可使沉积物中的磷成为可溶性的,如加入酸性物质或水中某些自养的细菌活动所生成的酸类,可使磷的溶解过程加快。
磷的转化包含4个主要过程:①来源于生物的颗粒有机磷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可溶性有机磷,并进一步矿质化形成正磷酸根离子;②水体和水体界面的磷酸根离子与无机离子(铁、钙、铝等)结合形成颗粒无机磷的螯合物,不能被植物利用;③颗粒无机磷在沉积层的厌氧环境中被释放形成正磷酸根离子;④沉积层的磷酸根离子被植物吸收。正磷酸根包括磷酸根、磷酸氢根和磷酸二氢根,三者相互之间可以转化,其转化和平衡受水体pH值的控制。
通过对朱庄水库1991~2000年水体磷含量分析,水体中磷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1991~1995年无论是年与年之间、还是汛期和非汛期之间,其变化幅度较大。例如,水库水体中1992年总磷的年平均含量为0.071mg/L,而1991年总磷年平均含量为0.018mg/L,年度之间相差将近4倍。1992年汛期总磷含量为0.038mg/L,非汛期含量为0.088mg/L,非汛期大于汛期;1993年汛期总磷含量为0.099mg/L,非汛期含量为0.050mg/L,汛期大于非汛期。在1996年以后,水体中总磷含量在年与年之间、汛期和非汛期之间变化均不明显,而且变化幅度也较小。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原因,有待与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