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泉水干涸
在岩溶水水位动态变化过程中,1979年以前,水位只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多年水位基本保持平衡。1979年以后,由于作为岩溶水主要补给来源的大气降水处于偏枯周期(1958~198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51.2mm,1981~1997年年均降水量为496.3mm),降水补给量减少,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岩溶地下水的开采量逐年增加,导致百泉20世纪80年代几次断流。从1979年开始,达活泉泉区4个泉坑,百泉泉区的赵家滩、洛泉等一年中有3~6个月时间有水,泉水量急剧减少,到1982年上述6个泉全部断流。其他泉流量情况以后也是时断时有,延续到1987年全部干涸。20世纪70年代初,百泉治理后,在百泉村东建设了水上旅游点,并修了专用公路,是邢台市夏季游泳、避暑的好去处,后因泉水干涸,使该旅游点荒废。如表2是邢台百泉泉域各泉年平均流量(1958~1974年)和干涸时间。
表2 邢台百泉泉域和达活泉各个泉的基本情况
4.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扩大
在开采条件下,百泉岩溶地下水的水位动态与天然状态类似,在一个水文年内有回升期、相对稳定期和下降期。在丰水年,岩溶地下水获得大量补给,地下水位显著上升,以后各年补给量相对减少,虽然地下水位动态曲线表现为有升有降,但总的趋势是呈阶梯状下降,直到下一个丰水年。这种动态变化除受大气降水因素控制外,还与人为增加开采量和朱庄水库蓄水拦截地表径流、减少岩溶地下水补给量有关。在其他开采较集中的地方,均形成局部小漏斗区。在这些地方,地下水流网形态均发生局部变化,呈现出漏斗状流网形态特征。(www.xing528.com)
1979年以后,岩溶水大规模集中开采,水位变化大,呈现出多年下降趋势。年内水位历时曲线的上升段变缓,下降段曲线变陡,说明补给量已小于开采量,反映了开采型水位特征。在集中开采区,还产生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使地下水流系统受到人为经济工程的影响,由天然型稳定状态变成为天然—人工复合流动系统的非稳定状态。在人工集中大量开采岩溶水的地段,则出现漏斗状流网形态。邢台市区由于过量开采岩溶水,按1991~2000年岩溶地下水位资料统计,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4~1.6m/a,1999年最大埋深达85.06m(动水位埋深),已经形成多次“水荒”和工矿企业因“吊泵”而停产的事件。
4.3 百泉泉区水资源短缺
泉水干涸后,原来的芦苇和湿地荡然无存,依靠在芦苇和湿地繁衍生息的各种鸟类全部迁移,水生动植物无一生存。在百泉泉区,过去主要以生产芦苇、莲藕等水生植物为主,如今全部改种农业作物,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过去以泉水灌溉农田的灌区,现在主要开采地下水(第四系孔隙水)。由于开采量增大,补给量减少,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如今灌溉农田要从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机井抽水,农用机井和提水机械平均10年更换一次,增大了农业投资。机井越打越深,抽水成本逐渐增大,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攀升,对农业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如图1是百泉泉区薛庄站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
图1 百泉泉区薛庄站地下水水位过程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