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被调到民研所,当时还是民宗委下设的一个股级单位,相当于一个办公室。当时民宗局有综合办公室、博物馆和民研所,然后再下设两个股级科室。当时调过来是因为县里面搞的水书产业工作。2003年的时候,黔南州、三都、荔波等地相继成立了水书产业工作大组。三都申请第一批非遗的事情,是在我们调来民研所之后的事,当时申报水书非遗项目的背景,就是因为韩国申报了端午节的事,韩国把端午节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国家就比较重视,所以捕捉到这个信息以后,石国义老所长就跟县领导反映,开人代会的时候就提议把这个水书申报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时县委县政府也比较重视,就让贵州民院的潘朝霖教授来指导我们,所有文本都由他来做。一共做了四个文本,分别是水书、水族端节、水族卯节、水族马尾绣等。之后就是由潘朝霖来组队,他带了民院的一些老师或者是一些外校的专家也下来搞这个调查,来收集一些资料,我们作为民族研究所的成员也参加了这项工作。2005年的时候我们就跟潘教授团队一起到县里面的各个地方去采集资料,需要哪些地方来做刊录,该收集的资料也收集到了,该补的镜头也补了,采集资料完了以后就开始申报,由文化部来评审,除了卯节以外,其他的都已经通过了,并且在12月份公布了,当时公布的时候专家开这个评审会的时候捕捉到水书这个信息不是以黔南州政府的身份申报的,所以就把这个水书习俗这个项目的申报单位是改为黔南州人民政府,其他项目的申报单位都是三都县人民政府,水族马尾绣和水族端节是属于三都县的,还有水族卯节是属于省级的,国家级的还没通过,那么他们在2005年12月份的时候公示到2006年的6月份才下文,就是作为新闻来公布,这几项它申报就是国家级的,它公布当时是由国务院批准的,它不是像现在这样由文化部来操作,它是由国务院来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就提高了水书和马尾绣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2007年三都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人才培养这一块以及这个县文化旅游局下设的一个股级办公室就叫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也就是现在的非遗中心,上面也有一些项目经费下拨下来,就开展保护这个非遗项目的工作。2007年的时候民族研究所的同事有很多,那时候人员力量比较大,主要是和县教育局的一个教研室组成了一个编写组,编写了水族文化进校园小读本。编书的准备时间是2006年,2007年的时候这个书已经出来了。经过一系列的审核通过了以后就在内部印刷了三万册左右发放到了相关的学校,当时并没有全部普及,主要是印发到了南面的乡镇的那些学校,也就是过端节的地方。县教育局和民宗局在2008年的时候共同开展培训一些由各个学校推荐的水汉双语的骨干教师,然后由民研所的老师去给他们上课,当时我和潘院都去了,我主要是上水语音标,潘院给他们上的是一些水族的历史、习俗等方面的内容。2009年,水家协会组织了一些民间力量去参加端节的祭祖活动,我们院里面就派一些同志去参与活动。
图附-32 韦世方调研水书传承情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