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龙和劳作为巴黎学派的先驱人物,他们早期关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研究为拉图尔的ANT思想建构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980年,卡龙发表了《在斗争与磋商界定问题:转译的社会学》。在这篇文章中,“他从法国哲学家塞莱斯(M.Serres)那里引入了‘转译’概念,建立了初步的动态社会结构模型”[12]。1986年,卡龙接着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电动车案例》一文中尝试解释了行动者网络理论。他提出了三个新概念:“‘行动者网络’‘行动者世界’‘转译’,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实验室微观的与宏观的双重结构。”[13]1986年,卡龙还发表了一篇颇有争议的文章《转译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圣柏鲁克湾的扇贝养殖和渔民》。“卡龙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时试图彻底贯彻‘对称性原则’,要求对等地看待网络中自然的‘行动者’(如扇贝)与社会的‘行动者’(如海洋学家、渔民)。”[14]从这篇论文可以窥探出:“在卡龙所界定的行动者网络概念中,各行动者在结合为网络的同时也塑造了网络。这意味着他不同意有技术的因素和社会的经济背景之区分,打破了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的区别。因此不管是人类还是非人类都被看作是行动者网络中的要素,而不应该将有生命的同无生命的、个人的同组织的区分开来。所以,在卡龙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外部的和内部的二元区分。”[15]
虽然劳沿袭了卡龙的研究方法,即不存在着自然与社会的二元区分,但与卡龙有所不同的是,劳强调的是“异质型网络”理论建构。1986年,劳发表了《长途控制方法:葡萄牙到印度的海上交通》。“劳以15世纪葡萄牙人航海扩张为案例,进一步发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劳将行动者称为‘异质型工程师’,将一项技术的建构称为‘异质型工程’,建构过程的核心是将这些异质元素组成相对稳定的网络,即‘异质型网络’,否则,建构便会失败。”[16]在社会网络理论中,“劳确定‘异质型网络’这一核心概念,表明了社会组织、代理单位和机器都产生于网络,因此不仅仅指的是人类。而且这个网络是动态的而不仅是处于静态中,因而网络有时候更像一个动词而不是名词。关于网络内的行动者,劳认为他们是平等,任何人和物在决定社会变迁的特征时并不具有某种优势,网络理论核心方法是关注行动者和组织间的并置和相互作用过程,并将组成它们的成分整合在一起以阻止这些成分的偏离,从而将支离破碎的有着各自倾向的不同成分,由一个异质因素变为一个网络中严格意义上行动者”[17]。(www.xing528.com)
拉图尔在吸收巴黎学派卡龙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劳的“异质型网络理论”优秀学术成果后,尤其是借用卡龙和劳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如“行动者”“转译”“网络”,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并出版一系列的学术成果,在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譬如,拉图尔正式提出著名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始自1987年出版的《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一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阐述了行动者网络理论,认为人和非人的因素(如技术等)都可以成为行动者,非人行动者的意愿需要通过代言人来表达,并用网络这个词将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以同等的身份并入其中,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依赖于这些异质性要素的组合、联结和扩张”[18]。这是拉图尔学术生涯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书中对ANT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仅代表着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的发端,而且还被巴黎学派奉为唯一的一本教科书式的作品。之后,他相继出版了《法国的巴斯德化》(1988)、《阿拉米斯或对技术的爱》(1992)、《我们从未现代化》(1993)、《潘多拉的希望》(1999)、《重塑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导言》(2005)等重要论著,在学术界掀起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的热潮,从而使他逐渐成为科学研究领域富有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