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的机器,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为300 bit/s。
1988年年初,中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 建成,当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1989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项目——国内命名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世界银行命名为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简称NCFC)正式立项,11月,该项目正式启动。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三个单位的合作,建设NCFC主干网和三个院校网。
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DECNET 协议,以X.25方式连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LIVEMORE实验室,并开通电子邮件应用。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互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连入Internet的问题,但被告知,由于网上有很多美国的政府机构,中国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碍。(www.xing528.com)
1993年3月12日,朱镕基副总理主持会议,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1993年4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网络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的域名体系。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且就此问题与国际Internet界进行商议。INET'93 会议后,钱华林研究员参加了CCIRN(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Intercontinental Research Networking)会议,其中一项议程专门讨论中国连入Internet的问题,获得大部分到会人员的支持。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该网络采用IP/x.25技术,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成为运行TCP/IP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协议中规定电信总局将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两条64K 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