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书研究:探索中国民族传统思想中的天命概念

四书研究:探索中国民族传统思想中的天命概念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照中国民族传统之思想,则天为发生人物之原体,为母胎。天之意义古来天之名称不一,今举其主要者如次。尤其旻天、皇天等称,含义尤为深远。然而最具主宰、人格的意义者,无如帝、上帝以及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称。而此天之所命者,谓之天命。天命与天之观念互应阐明者,为“天命”之观念。气数之命,普通谓之寿命,性理之命,即实现人物禀受自天所与理性之命。何则,若而人者,先无以完成其天赋之理,而顺遂其生成之命故也。

四书研究:探索中国民族传统思想中的天命概念

依照中国民族传统之思想,则天为发生人物之原体,为母胎。故在人之人道,在地之地道,而无不渊源于在天之天道。此之究竟思想,为一切人文现象解决之基础观念。儒教然,道教亦莫不然。今观之于儒教,人者禀性于天,故各有其恒性,因而凡人皆有发挥实现此性之义务。循性而行则道立。道立则使一般率由而章明之条教以生,于是而有政、教。而申命自天,天不能直接行之,则使生民之聪明睿知而有德者代而行之,是谓天子。此时则政教集中于一人之身,政教一致,书所谓“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是也。此为儒教之根本思想。

故由中国民族言之,天为所有文化现象之究竟对象,否则至少为道德政治教育宗教之对象,至为显然。

天之意义 古来天之名称不一,今举其主要者如次。(一)天之单称。(二)天之复称,即于本字上加附词者,如苍天、昊天、旻天、上天、皇天是。(三)天之单称而代以帝。(四)帝之复称,即于帝字上加附词者,如上帝、五帝河图以苍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为五天帝),及天帝连称之昊天上帝、皇天上帝是。而此各有其称谓之意义,约可分为二种:一为形态物理之天,一为万物主宰之天。换言之为物理形态的天与伦理宗教的天之二种。所当注意者,所谓帝及上帝、五帝等,凡帝之复称本字上有附词者,专为主宰之义,而于物理形态之义无关。故凡具有二义者,都可解为“天”字之附词。而物理形态的解释中,亦有二三之种类。(一)四时之天;(二)象体态而名之天;(三)东西南北四方之天是也。就中苍天之天,其含义则有多种。此不仅如附词所称物理形态的一面,而亦兼有主宰的意义。尤其旻天、皇天等称,含义尤为深远。例之孟子“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于父母”(《万章上》),此之旻天,具有心情的要素。亦即具有主宰的天之意义。盖舜此时费尽心力致孝于父母,竟不得其欢心,乃呼天而诉其苦衷,一若可以获得天之重悯也者(旻悯音近,朱注:仁覆悯下,谓之旻天)。又皇天含有威命、监、临等字之义,此则显然有主宰之意义焉。

然而最具主宰、人格的意义者,无如帝、上帝以及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称。而此之帝及上帝,司人物之生成主宰,有绝大人格的伟力,即有聪明的智慧,善美的情操、强大的意力,监观于人而操祸福之权者也。是故具此意味之天,自哲学见见言之,则为根本原理之所在。自伦理见地言之,则为道德的本源。自宗教见地言之,则为绝对的人格神。试观孔子于人事无可如何之际,常呼号及“天”,即此意味之天也。而此天之所命者,谓之天命。

要之所谓天者,其中有物理形态的意义,有生成主宰的意义。前者包含四时之天与形态的天。后者则含人格的观念及主宰的意义,因而成为道德教育宗教之本源。

天命 与天之观念互应阐明者,为“天命”之观念。然则天命为何?简言之,为自天施于人物之命令。

然则天以何物而命于人物乎?此可以两言答之。(一)为气数之命;(二)为性理之命。气数之命,普通谓之寿命,性理之命,即实现人物禀受自天所与理性之命。此为天之赋与人物之两大命令。

由斯以观,天既生人及物矣,其不能不与以遂生之力及授以发达之法则,皆理势之必然也。故人物既禀生于天,即不能不有实现此生之义务。此即“天以生生为道”之所以也。

虽然斯等之解释,依于学者之派别而异。何则,依道家言,天既予人以全生之力及法则,此外即无何等保护干涉监督之必要,一切委任自然可矣。由儒教言,则天予人以各种全生之力及法则,尚有需于保护干涉监督之处。而此保护干涉监督之所在,不能不归之于主宰之天命。

综之人不有禀受之命,即不能不有实践之性。子思于《中庸》所以云“天命之谓性也”。然而性中具有发达之力与法则,循是而行则为道。《中庸》所以又言率性之谓道也。(www.xing528.com)

于此有当注意者。子思之所谓“性”,即完成人生之法则,简言之为性命之理,而此决非戕害本性之性。盖天断不降施戕害人性实现之命令故也。而孟子之性善说,即由发展此思想而来。人能理解及此,则性之善恶,无再喧嚣论难之必要。盖本性当然为善故也。

以上为个人方面之天命论,总之个人除自觉其天命之性而完成之无他道。果尔则道德亦于是形成矣。其他致中和、克已复礼等词,均不过为方便之阶梯。

次由社会方面观之,天不仅以道德完成申命于各个人,于社会亦然。即天更进而使生民全体共有以全其生也。其方法,则使生民中之聪明睿智有德者,代为宣化而保护干涉监督之。盖此事本天之自身所当为,因其不能直接为之,乃不得不暂委之于生民中实践性命之先知先觉者代为之。所谓“圣人奉天命而教化斯民”是也。于是而政治教育兴焉。所谓政治即教化斯民,亦即不外道斯民以性命开发之法。故政治与教育,实际之设施无所异。不过有形式(政治)实质(教育)之差而已。此为儒教政教一致之观念。

由斯以观天命说不仅属于道德方面,实则政治方面,亦信为可能。《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自道德一面言之也。易世革命之君主,其宣言“予依天命而践大位”者,亦即发表其政治方面之天命思想也。

兹再稍一考察政治上之天命说。如上述之聪明睿智有德而践大位者,若为依奉天命而行,则反于此之昏暗不德之执政者,不待言已自决其君人之资格。何则,若而人者,先无以完成其天赋之理,而顺遂其生成之命故也。历观往史,凡属昏庸祸国,政教反常,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于斯时也,天灾地变,纷至沓来,冥冥中一若有意促人主之觉醒者,春秋书灾变,固不能概以迷信短之也。迨至其终不觉醒时,天又若重申革命之命,别授之于聪明睿智有德者。桀纣之放伐,即此事之明证也。故在中国,革命之说,实应时势之要求而生。不只理论上为合理而已。总之有德而得位者为天命,不德而失位者亦天命也。

所当说明者,此之政治必为民主主义的设施。然则民主思想何由而起乎?此由民意即天意之思想而来。故不德而民不奉其君之命,至于去而之他,斯时之为君者,天命既去,自身亦将不保,早晚必为他之有德者取而代之,无幸免也。

独至战国之末,神感生帝此如大雅生民之诗所谓姜嫄履帝迹而生后稷之故事之说,喧嚣于时,此亦慎防易世革命之一法。神感生帝者,盖指无父而其母由五帝精气感妊而生之帝王言之也。此说在秦汉之世,极为隆盛。然则何故斯说而可以防止革命乎?神感而生之帝,既依五帝之精气而生,故其自身及其子孙,即可称引生来天帝之系统,而以生成之天子资格运命,夸示于人,若有世袭罔替举属当然之绝大理由也。究之此为帝王神权之思想。所当注意者,史称感帝迹而妊之女,非处女而皆为有夫之女,则其生育为当然。然则此思想又奚足以杜绝革命说之流行乎?!

补 伦理上之天命说——服部宇之吉氏

伦理上之天命说,即孔子之“五十而知天命”,信道德之在己,并自觉其为天意所属明道而启发斯民者也。其作法内则完成修己之功,外则发挥治人之业,要皆由知天命之信念涵濡而来。(《东洋伦理纲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