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在《孟子》七篇中之思想,不待言为孟子其人之思想。孟子之思想学说,直接由曾子、子思传来,而间接则渊源于孔子及三代之伦理说。不过孟子之思想学说,非完全先儒之思想,即非纯粹祖述的性质,显然为孟子化而自有其独特之思想。例如“性善论”“仁义并立论”“四端扩充论”是也。又《孟子》七篇中,显有尊重古来之正道,排斥杨墨之邪说,崇王道而黜霸功,唱仁义而斥功利之形迹。此则承继三代以来之正道而有坚确救世之信心所使然。盖时当春秋末世,社会之大势日非,异端邪说,披猖于时,不忍坐视故也。
补 孟子之学统及人物——纲岛荣一郎氏
学统 继承孔子弟子曾子之学者为子思。而传子思之学者为孟子。或曰“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或曰孟轲“师事子思”。毕竟何者近于事实,殊不明了。总之孟子为曾子、子思学统之继承者,此由其述《中庸》“思诚”之言而知之也。
其言曰:“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www.xing528.com)
人物 孟子博辩雄伟,气象豪迈,素以天民之先觉为己任,自负有宣扬圣道、利济当时、非我莫属之概。以是藐视王侯,排击杨墨,崇王黜霸,贵仁义而贱功利,慨然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自居。彼非冷静的道学先生,亦非消极的君子,而为落落活气盖世的伟人。又为世道人心之改善,为一日不遑宁处献身的义士。彼以君子而又备具政治家之姿态,义士而又稍谈通变之权谋。程子谓“孟子颇露英气”,为其确评。盖比之于粹然含蓄之孔子,盖显然为有圭角者。孔子之仁,若拟为温润之玉,则孟子之义,拟为光芒之剑,最为允当。
孟子之言论,常充溢道德上之自尊心。彼常以孔子为理想之圣人,而曰:“愿学孔子。”又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而一意尊崇之。但彼与孔子之性格,如上所述差异之理由,不得不归之于时代变迁之影响。孟子之时代,去孔子百有余年,春秋时代周室礼文之造芳,早已澌灭无余,世方骛于合纵连横,显然划为一战国时代,不惟政治上发生变态,即思想上亦异说纷起,而现出未曾有之战争新局面。孟子生于此时,一面为救生民之涂炭,黜霸尊王,一面为传圣学之统绪,辟异端而宣正道。因而时时逞其折冲健斗之风度,不得已也。抱负形为气焰、气焰形为词锋,今读《孟子》七篇之文章,波澜壮阔光彩发越,又妙于设喻,赡于词藻,诸凡表现,一以理义之精核贯澈之,雄健浩瀚,大有一夫当关,万众莫御之概。但以其过骋词锋,不免有违论理正轨而陷入诡辩之途径。事实具在,无容讳言。要之孟子之伦理,与孔子之伦理,离其人格而难以说明者同也。(《春秋伦理思想史》)
《孟子》七篇之思想,以伦理思想、政治思想为其二大别。而其究竟理想,不外完成仁义礼智之品性。换言之,于政治上,不外使斯民为仁义礼让之民,此为王道之极致。故其理想成为一般儒道之理想,与孔子同。以下就此而详述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