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义务及德论:三代伦理进化及五常论发展

孔子义务及德论:三代伦理进化及五常论发展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孔子义务及德之言论,比于上述诸项,为极少而又极简单。就中如义务论、德论,发于孔子者亦至不少。义务论此义务论,即伦理学上所谓本务论。而此思想,本发源于三代之伦理,至孔子始渐确立君臣父子间之义务形式。盖孔子以前,社会生活之组织体形,尚未确立,因而此等方面之义务关系,尚属茫然。广义之德论,即孔子德论之全部,而为仁、中庸、孝悌、五常、三德各论之总称也。因而专以五常,三德,为本论之发端。

孔子义务及德论:三代伦理进化及五常论发展

关于孔子义务及德之言论,比于上述诸项,为极少而又极简单。虽然,孔子集儒学之大成者,对于后世思想,无不有几许之萌芽。就中如义务论、德论,发于孔子者亦至不少。于兹为比较的详细的考察。

义务论 此义务论,即伦理学上所谓本务论。中国思想史上通常称为五伦说。本务论,今日伦理上有种种分类,如对个人及家族、社会、国家、人类一般通行之方法,皆由中国古代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等分类之形式而来。而此思想,本发源于三代之伦理,至孔子始渐确立君臣父子间之义务形式。此可由孔子答齐景公之问政知之。昔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将人伦视为君臣、父子相对之二形式。

然则孔子以前之思想如何?考之《舜典》,有五典、五教之词。即“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是也。虽然,五典为何?五教为何?该书亦未明言,于是而有种种纷歧之注释,而《左传》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五者为近是。是则此时代之本务,多为家庭的性质,尚未形成社会国家的形式。而孔子君君臣臣之说,比之初期五伦说为更进一步。盖孔子以前,社会生活之组织体形,尚未确立,因而此等方面之义务关系,尚属茫然。至孔子时代,社会演进之情形,已非昔比,则学说之更新转变,亦事实之所必至也。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者,不外君守其君之道——仁,臣守其臣之道——义,父守其父之道——慈,子守其子之道——孝是也。何则,君不行其仁,则臣不尽其本分之义,父不行其慈,则子不尽其本分之孝,于时成为无道无教无政之状,其妨碍及社会国家之治安,宁堪设想。

此本务观,至子思则为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五者,孟子则又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说。至此则五伦之名称,于是确立而成为五伦说。世之所谓五伦,五常者,并此五伦与仁义礼智信之五常言之也。

德论 孔子之德论,可由广狭二面观察之。广义之德论,即孔子德论之全部,而为仁、中庸、孝悌、五常、三德各论之总称也。何则,孝悌、五常、三德三者,未及详论。中庸与仁,依前所述,而为一德自无疑。虽然,如前再三之论述,为原理,为道,则此似无再论之必要。因而专以五常,三德,为本论之发端。

在中国则五常说始于三代,经孟子至汉董仲舒而完成之,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犹之五伦说始于尧舜,经孔子、子思,至孟子而完成之,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所谓之五教是也。(www.xing528.com)

先观孔子以前之思想。五常之发端,始见于《尚书·秦誓》“狎侮五常,怠荒弗敬”之语。而其内容如何,则未明言。又古为五品、五德、五教之说者,亦不详其内容。因而其注释亦有多种。吾国之学者,于五伦五常之起源,亦犹曩之五伦一条之所示,而为“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之五者。究竟如何,尚无明确之断定。盖当时人伦之关系,限于家庭而止,因而视为常德,藉此可以完足人伦之关系,此不难推察而知之也。

然则孔子之说如何?要之不外仁之一字。其时社会组织,日形复杂,以前所谓常道、常德,毕竟有欠圆满,故以带有广泛意味之仁字,而代古之五常说。因而孔子之仁,含义较广,而有充分发展之可能。此读《论语》全卷,就仁之性质一为考察而可知也。第一,狭义之仁即慈爱。此为广义的仁之中心观念,无俟多言。第二,为义。此为仁之差别的原理,显然包含于孔子仁字范围以内。盖孔子非如墨子主张平等爱之一方面故也。观其对或人“以德报怨”之问,而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语,足以明证此旨而有余。第三,为礼之基础——敬、恭、谦、让各种观念之存在,而于恭敬,时时道及,其明证也。何则,仁者知礼,而礼之本,尽于恭敬二德故也。故仁之中,实即含有内面的礼,即礼之德(礼之外形非德)。第四为信。信者,忠于朋友之谓,《论语》之所习见也。观其答樊迟问仁而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又答子张问仁而曰“恭、宽、信、敏、惠”五者,则以信为仁之内容之一,显然可见。至于知与仁之关系如何,则未尝道及。不但此也,其意恐过重知,或反为仁之修养所不取。虽然,此特指一般诡知私知而言,而非所谓真知也。孔子非否定知,更进而以知为求仁之先务。此于修为方法而举博文约礼,其明证也。要之,孔子之所排斥者,为与仁无缘之知。故于五常之中,特加知之一德,信非偶然。而况行仁则知之德又为必要乎。

总之在孔子仁字范围以内,含有多量之德的要素。至曾子则配仁以义,孟子则进而为仁义礼智之四德,董仲舒则更进而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而五常说至是始得确立。

在上述五常说外,尚有孔子所述之三德目,一般所称三德是也。关于三德之思想,远在孔子以前。《尚书·洪范》所谓(一)正直;(二)刚克;(三)柔克是也。而后世之所谓三德,则与此异。依孔子、子思所唱导之三德,则为智、仁、勇之三者。当于国语智、仁、武之意,何则,勇与武意义相同故也。

孔子之三德,见于《论语》者如下:“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篇》)此即一般所称仁、智、勇之三德。而《中庸》则以此三者为通行之达德。达之为言,无古今无东西而皆同也。

此之德者,较之五伦五常说,特别发达,而有心理的基础之观。故后世学者,以之配知、情、意之三分说。知以配智,情以配仁,意以配勇。毕竟此说是否为孔子本意,不得而知。我国儒者,则以此配三种之神器,神镜为智,神灵为仁,神剑为勇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