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灵丹
做班主任已经很多年了,曾经带过的班级,几乎全班同学都住宿。住宿,读书,这已经成了我心里非常自然的事情。暑假刚刚接手高一(3)班时,看到那么多的家长为申请住宿而费尽周折,我心里暗暗觉得做父母如此不易,他们的孩子应该会很感动吧。想着开学后要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可是,没想到……
那是今年8月底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开学的一系列工作。复杂,纷繁,疲惫,我急切地想快点做完,早点休息。正在这时,我的电话响了。清脆的铃声,敲响了半夜的宁静。我接起电话,习惯性地温和说道:“喂,你好!”电话的那一头沉默着,传来粗粗的喘气声。当我继续打招呼时,终于传来了一声:“蔡老师,您有空吗?我是H,我离家出走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我明白了这粗气背后的悲伤,明白了这沉默背后的犹豫,也更明白了这话语背后的信任。即使现在很忙很累,但H的事情显然很急迫,于是我还是回答道:“有空的,我很高兴能接到你的电话!”为了确保安全,我紧接着就追问他此时身在何处。当得知他并没有离家太远,还在比较安全的大院里面,我的心稍作安慰。然后我问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他干脆地说道:“很简单,我根本就不想住宿,可我爸妈非让我住宿,刚才我和他们吵了很久很久,吵翻天了!”
原来是为了住宿问题!H的母亲是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管,是一个真正的女强人。可当我与她面对面坐着聊天时,我明显地感觉到这位女强人心中的一丝丝忧伤。她说,儿子乖巧听话、孝顺体谅带来的幸福感,远远超过她从工作中得到的幸福。可是,H个性特别倔强,让她非常苦恼。同样作为母亲,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记得军训期间,H刚刚拿到住宿通知单时,他就立刻坚定地对我说:“我不住宿!”记得家访时,我把这个情况跟他母亲谈起,她坚定地说:“为了让他远离电脑游戏,我一定会说服他住宿的!”当父母的强硬,遭遇儿子的倔强,这场关于住宿和走读的战争就爆发了。
“我当初填中考志愿的时候,根本就没填住宿,可我爸妈竟然偷偷地帮我改了,填上了住宿。”H愤愤地说道。“嗯,这确实有些过分!”我迎合他的心理,如此答道。也许他正需要向一个人进行倾诉,也许他感觉到了我的诚意,也许他觉得我并没有对他进行说教,这位只在军训期间有过短暂接触的看起来很开朗的男孩子,向我诉说了他心里无尽的苦恼。从父母偷改住宿志愿,到限制电脑网络,从父母的强硬不尊重,到他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从小学的往事,到初中的近事……他仿佛要把他内心所有的烦恼一扫而空。我认真地聆听着他的话语,感受着他的哀乐,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话,或表情感认同,或作思路引发。当他述说完毕之时,我已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这对亲子关系。孩子懂得父母的苦心,但不能接受他们的做法;父母知道孩子的倔强,却不知道如何与其沟通。他们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彼此没有真正走进对方的内心。
他讲完之后,语气明显不似先前那么急切愤恨了。我对他说道:“听你讲了那么多话,我感觉得到你是一位思想独立、善于分析的男生。与父母产生矛盾时,你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而是给老师打电话,寻找一种解决之道,这说明你又是一位稳重的男生!”他沉默了一阵子,或许没有想到我会先表扬他。对的,我就是要让他意想不到,就是要让他感到耳目一新。对于一个口才如此了得的孩子,过多的说教并没有太大效果。我继续说道:“住宿还是走读,这最终还是你自己的决定,你是个独立的孩子,我相信你自己会做出选择。你很懂道理,所以我也不用再说那么多道理。我就把我最近接触到的事情和你说一说,帮助你去更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好吗?”这位听惯了命令式口吻的孩子,听到我这么说,立刻答应了。于是我详细地告诉他家访时他母亲所说的那些为他自豪的事情,那脸上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微笑,还有那女强人背后的脆弱;接着,我告诉他我与自己女儿相处时的一些事情,一些感受;然后,我又告诉他班里有不少孩子家长为求住宿的资格,如何费心,如何吃力;最后,我还告诉他我自己初中、高中、大学住宿生涯中经历的趣事。
他很耐心地听着,时不时也会追问一下,谈话之间也说说笑笑,显得有些轻松。我讲完之后,他又沉默了!半晌,他说道:“老师,你是在劝我住宿吗?”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微微一笑,但我还是说道:“我不劝你,我让你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老师,其实我也知道我爸妈都是为了我好,在住宿这件事情上,他们也是希望我独立,希望我自觉,这也是为我好,但我就是不想住宿,他们太不尊重,太不信任我了!”这孩子,真是够倔的,由因推到果,水到渠成了,可他就来个“但是”。我知道,十几年的个性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很多时候,教育者所能做的,并不是改变,而是引导。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而引导,也是一件不能急于求成的事情。我对他说道:“吵架宣泄是一种本能,克制情绪是一种能力,付诸行动是一种成熟。你,已经在走向成熟啦!住宿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经历一件事,就能有所成长有所领悟!”“嗯!”他回答道,“好的,谢谢老师,我要回家去了,他们肯定担心了。”
虽然最后,他依然没有选择住宿,但那晚他自己主动回家了,明显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与父母有了比较平和的交流。后来,他主动申请了晚修,只为自己能控制网络游戏时间。网络游戏,这可是他父母曾经最为担心的一点。再后来,他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个性乖张的表现,但很明显,他学会了控制自己,大多事情还是能三思而后行。(www.xing528.com)
我很庆幸自己在忙碌的时候依然能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倾诉,这不见得有多么的伟大,我想这应该是一种职业的习惯吧。既然是职业,那也就要有更加恰当的交谈方式。
如何与高中学生交谈,是一门艺术;如何对待谈话的结果,更是一种境界。
高中的学生,渴望用成熟的方式来为人处世,却又常常有意无意地远离师长,表现出幼稚的行为。他们因为有内在的成长需求,渴望从老师那得到一些指导,却又常常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情绪。作为老师的我们,走近他,表达情感认同般的理解,引导他,展现高屋建瓴般的见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一语拨千斤,敲响他心灵!
引导的过程,也应是促使学生思考、内化思想道理的过程。高中的学生,从小就已听过太多、太多的道理。他们缺乏的不是道理,而是自己琢磨出来的道理。与高中学生交谈,就不要把道理类的结论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的叙述中自己去分析其中的道理,自己去做出选择。学生自己琢磨出来的道理,自己做出的选择,才是他内心真正认可并接受的东西。
交谈过后,对学生充满期待的我们,都会希望通过教育谈话,促使学生有所转变。然而学生行为会有反复性,学生成长也有长期性,教育又恰恰是一种慢的艺术,教育谈话那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不能苛求一次谈话立刻改变学生。包容学生一定范围内的行为反复,包容谈话的结果,也是一种境界!其实很多时候,即使没有完全实现最初的谈话目标,谈话过程也能让学生有所领悟。
情感认同,理性指引,引导推理,包容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高中学生交谈。交谈,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德育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改变学生某个具体行为,而在于促进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成长。让我们好好地与学生交谈,让德育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