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再利用场景分析

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再利用场景分析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利用场地一般无防雨防渗设施,且地表一般也无硬质覆盖层。此外,绿化带植物根系向下生长,如果伸入污染土层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则可能对植物和土壤生物产生影响。该种再利用渠道需要有市政开发相配合,且该种处置方式是我国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主要处置方式之一。考虑到这一趋势,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作为建筑材料这一再利用场景,本书后续将不做研究探讨。

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再利用场景分析

1.再开发回填

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可回填到场地开发利用的非敏感区域(如广场或停车场等)底层。该种处置方式是我国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主要处置方式之一。

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现场回填时,表层有混凝土等硬质覆盖层,可一定程度防止雨水冲刷和酸雨淋洗。但是一般情况下,底层没有敷设防渗层,土壤污染物可通过地下水长期浸泡和淋溶作用进入地下水中,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

2.绿化下层覆土

污染土壤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后作为工程渣土外运暂存,后续再作为绿化带下层覆土进行再利用。该种处置方式是我国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主要处置方式之一。

再利用场地一般无防雨防渗设施,且地表一般也无硬质覆盖层。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通过降水等的淋溶作用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如果地下水较浅,地下水可直接浸泡污染土壤,导致重金属污染物溶出进入地下水。此外,绿化带植物根系向下生长,如果伸入污染土层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则可能对植物和土壤生物产生影响。显然,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作为工程渣土(填土)和绿化下层覆土时,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地下水、地表水、植物、土壤生物和人体健康等都可能产生影响。

环境保护监管角度出发,应严格监管将固化稳定化处理的土壤埋于下方(不可表层裸露),并且禁止在绿化覆土区域抽取地下水作为生活及工农业用水。

3.路基材料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污染土壤再利用为市政道路建设的路基用土。该种再利用渠道需要有市政开发相配合,且该种处置方式是我国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主要处置方式之一。

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处理后用作路基材料时,表层有沥青路面或混凝土等硬质覆盖层,可一定程度防止雨水冲刷和酸雨淋溶。但由于底层无防渗层,土壤污染物可通过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作用进入地下水中,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www.xing528.com)

4.护坡/护岸

使用水泥等固化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固化处理,将土壤变成固化体,使其具有一定强度和抗剪切要求,然后作为护坡或河道护岸材料。该种处置方式目前在我国利用案例较少。

由于无防雨防渗措施,土壤固化体可能因长期雨水或地表水冲刷作用而影响其结构和强度,土壤污染物可通过降水、酸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直接或间接淋溶作用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中,进而影响地表水或地下水质量。

5.卫生填埋

污染土壤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固体废物,进入生活垃圾或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或作为填埋场封场覆土。该种处置方式需要找到可供接纳的填埋场。在长三角地区,填埋的处置方式较少。

填埋场尽管没有特殊的防雨设施,但是有良好的防渗措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土壤污染物虽可通过渗滤液浸泡、降水或酸雨淋洗作用而浸出,但是浸出物随填埋场渗滤液收集而被集中处理。显然,处理后土壤进行卫生填埋或作为填埋场封场覆土时,土壤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对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处理要求相对宽松。

6.作为建筑材料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的污染土壤作为水泥硅质原料的一部分,进入水泥窑处理或者烧砖。采用制砖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消纳处理时,往往不经固化稳定化处理,而是直接运至砖厂,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其他制砖所用黏土中进行烧结。

该种处置方式目前案例较少,且随着环境监管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今后重金属土壤进入水泥窑处理或烧砖的处理情形也将越来越少。考虑到这一趋势,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作为建筑材料这一再利用场景,本书后续将不做研究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