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区文化资源
大冶西周时称鄂,是鄂王属地,是湖北简称“鄂”的源头。湖北是故楚之地,其以大冶鄂文化为代表的鄂东文化融合其他文化,形成了璀璨繁荣的楚文化。楚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大冶人,荜路蓝缕、锐意进取、兼收并蓄等楚人优秀的品质和精神一直深深地根植于大冶人灵魂里。楚文化是大冶文化之魂。
(2)大冶文化之源——青铜矿冶文化
青铜矿冶文化是大冶地区最具代表的地域文化。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的青铜矿冶文化已然深入大冶精神之中(见图6-3)。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在中国的先秦时期,有三大铜矿冶基地:以大冶为中心(包括阳新、鄂州、江西瑞昌等)的铜绿山基地;以安徽铜陵为中心(含贵池、青阳等)的大工山基地;以山西恒曲为中心的中条山基地。在这三大基地中,冶炼及开采水平最高的是铜绿山古矿冶基地。
1973年,在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古代采铜矿井、炼炉和大量的炼铜遗留的炉渣。在古矿井内还发现了大批木铲、木槌、铜斧、铜锛、铁斧、铁锄等采矿工具和陶制生活用品。遗址中还清理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八座。古矿井最深处距地表达50余米,不同时代、不同结构采用不同木构井巷炼渣的分析证实,当时已成功进行了还原冶炼。由此说明,当时的冶炼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初步估算,从铜绿山大约炼出了12万吨粗铜,这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采矿和冶炼技术方面的伟大成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入国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备清单,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挪威勒罗斯铜的冶炼和铸造早两千余年(见图7-5)。
图7-5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3)大冶文化之脉——民俗文化
大冶的民俗文化非常丰富,包括传说典故、节庆活动和音乐等,具体形式有“哭嫁”“土主节”以及铁拐李金湖洗澡和真武大帝金湖淘金等。
(4)大冶文化之韵——玉石文化
孔雀石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青琅矸”“绿青”等都是孔雀石在我国古代时的称号。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代古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为孔雀石玉主要产地之一的大冶,这种玉石文化是大冶矿冶发展的一个缩影,虽不及青铜矿冶文化那样绚丽多姿和影响之深,但是它也让大冶文化变得更加厚重和具有韵味。作为大冶文化传承载体之一的孔雀玉石文化,是大冶的文化之韵(见图7-6)。(www.xing528.com)
图7-6 孔雀石[2]
2.景观资源价值评价
大冶铜绿山矿区有着较为优越的资源条件,在确定其再生产的设计模式之前,先对铜绿山矿区现状的资源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上文废弃矿区景观资源价值评价体系,采取德尔斐法对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中的各项评价因子进行赋分,进而得出铜绿山矿区景观资源价值的综合得分(见表7-1)。
表7-1 铜绿山现状资源价值评价表
续表
3.铜绿山矿区再生模式
根据数据打分,计算得出铜绿山矿区景观资源的综合得分为85.86分,结合第三章废弃矿区景观资源识别、价值评价与再生模式的内容,可以得出铜绿山矿区适合采用深度开发模式。考虑到铜绿山矿区占地规模较大、开采历史悠久、遗迹丰富,尤其是青铜矿冶方面特色突出,综合了多种文化类型,如大冶文化之魂——楚文化,大冶文化之源——青铜矿冶文化,大冶文化之脉——民俗文化,大冶文化之韵——玉石文化等。因此,具体来看,铜绿山矿区再生模式可以以“文化产业模式为主,主题公园模式为辅”的再生方式,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打造露天博物馆和创意文化园,进而整合资源成为大冶国家矿山公园的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