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基础设施与矿区再生设计的国外案例分析

绿色基础设施与矿区再生设计的国外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5矿区村落[23]设计特色石见银山遗址的规划设计始终秉承人和自然共生、对自然爱护的理念。入选世界遗产后,石见银山遗址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低碳出行的方式,把非机动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绿色基础设施与矿区再生设计的国外案例分析

1.德国北戈尔帕公园

(1)项目概况

东德北戈尔帕公园(Golpa Nord)原是一处煤矿废弃地,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统一的指导,单独追求经济效益,使得生态系统、地貌和地形都遭受了严重的损毁,大量的碎石和废弃矿坑随处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态环境意识增强,该煤矿被关停并被列为重建项目。

(2)设计特色

北戈尔帕露天煤矿重建项目是在包豪斯的主持下进行的,他的学生马丁·布鲁斯提出了“铁城”的概念。其保留了大量工矿设施,特别是一些体量巨大的采矿设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矿区场地创造休闲场所,宣传煤矿业相关知识,并使人们了解自然与技术的关系。设计师还充分利用挖掘机围合起来的空间,打造巨大的露天剧场,剧场可容纳25000多人,极大地丰富了该地区的文化活动。此外,收集火车头和工具器械,形成露天博物馆,展示该地区露天煤矿的发展历程(见图2-6、图2-7)。北戈尔露天煤矿的重建取得较大成功,大大提升了该地区的知名度,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图2-6 鸟瞰图[18]

图2-7 工矿设施[19]

2.瑞典法伦的大铜山矿区

(1)项目概况

大铜山矿区(Mining Area of the Great Copper Mountain in Falun),位于距离斯德哥尔摩252km的法伦市,是瑞典著名历史遗迹地。从10世纪到20世纪末,一直以生产铜矿而闻名。16世纪至17世纪,处于鼎盛时期的大铜山矿区的铜生产量占欧洲铜总产量的70%以上。该矿区至今仍保留有至少140座熔炉和大量自由矿工居住区,完整保存了采矿业的发展历史。该矿区于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评价其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几个世纪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采矿区的生动画面。当年大规模开采铜矿的产出物熏黑了法伦周边的木屋,毒杀了很多植物,在矿区2.5km范围内,树木灌木及地衣植被都无法生存(见图2-8、图2-9)。

图2-8 矿区平面图

图2-9 矿区景观[20]

(2)设计特色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从17世纪开始,瑞典逐步采取“关、停、并、管”的措施,直到1992年完全停止铜矿生产,期间大力发展铜矿旅游业,一方面保存了多套完整的17世纪的生产设备;另一方面恢复植被,植树造林,并利用原有矿区建设家庭农场,开展了200多年的生态工程建设。1970年开发了一座供观光者探险的矿山,游客可乘坐电梯进入地下55m深处进行600m内部徒步游览,现为瑞典著名的旅游胜地。1992年,法伦博物馆开放。

3.波兰维利奇卡盐矿

(1)项目概况

目前已停产的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波兰维利奇卡盐矿(Wieliczka Salt Mine)在1978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世纪的维利奇卡的盐矿就享有“地下迷宫”的美誉,内部结构精美,规模宏大。盐矿共有9层,深达327m,开挖的地下大厅超过2040个,其著名的“水晶洞”位于地下80m深处,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盐结晶。宗教信仰的缘故,17世纪末矿工中开始流传长达3个世纪的岩盐雕艺术,矿工在岩盐上雕刻特色雕塑以祈求平安,盐矿中建有40多座风格迥异的教堂,教堂里的圣坛、壁画及神像都由矿盐雕刻而成,构成了独特的岩盐雕塑景观(见图2-10、图2-11)。

图2-10 地下矿洞

图2-11 岩盐雕塑[21]

(2)设计特色

历经9个世纪的维利奇卡盐矿并没随着盐矿的枯竭而衰落,20世纪以来,政府不断完善盐矿基础设施,打造地下城市和旅游胜地,保留原有盐湖和矿工劳动的原貌,兴建博物馆、娱乐大厅和温泉疗养院。

4.英国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景观

(1)项目概况

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Cornwall and West Devon Mine)在200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康沃尔和西德文锡矿资源开发历史长达3500余年,18世纪到19世纪早期,铜矿和锡矿发展迅速,在19世纪早期铜产量占据全世界的2/3,为英国的工业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矿山开采技术及先进设备传播到欧洲、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全球的采矿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设计特色

康沃尔和西德文矿区遗址众多,尤其是康沃尔有9处重要遗址,康沃尔郡和西德文郡是采矿技术迅速传播的中心地带。康沃尔与西德文位置上虽然临近,却拥有不同的景观特征:康沃尔许多地区仍残留着采矿工业的遗迹,包括矿井、港口、车间、铁路及运河等,记录着当时鼎盛时期采矿工业发展的历史;而德文郡却保留着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海岸沿线的灯塔、河谷及海湾展示着别样的景色(见图2-12、图2-13)。

图2-12 矿区废弃工业设施

图2-13 矿区灯塔[22](www.xing528.com)

5.日本石见银山遗址

图2-14 入口景观

(1)项目概况

石见银山(Iwami Silver Mine)位于岛根县中部的大田市,2007年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是日本矿山遗址的代表。该遗址完整地保留了银矿开采和冶炼的历史风貌,展现了当时银矿山开发情形,整个矿区遗址面积约为387 hm2,矿山遗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图2-14、图2-15)。遗址附近设有石见银山世界遗产中心,由指南楼、展示楼、收藏体验楼三栋建筑物构成,对环境友善是石见银山成功申遗的决胜招。

图2-15 矿区村落[23]

(2)设计特色

石见银山遗址的规划设计始终秉承人和自然共生、对自然爱护的理念。它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独特的开采方式,二是旅游开发与自然协调。石见银山一直沿用“坑道采矿”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崩山、不伐林,采矿地区保持着森林的郁郁葱葱。入选世界遗产后,石见银山遗址更加注重环境保护,采用低碳出行的方式,把非机动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6.加拿大宝翠花园

(1)项目概况

宝翠花园(Butchart Gardens)所在地原为一处采石场,地处维多利亚市区以北。建于1904年,面积达35 hm2,是加拿大最著名的私人花园,也是废弃矿区再生的典范。宝翠花园原本是采石场,随着资源枯竭,矿主开始在这片采石场废墟上种植花木,宝翠花园是布查特夫妇倾尽毕生心血合力建造的,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参观(见图2-16、图2-17)。2004年,宝翠花园被列入“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

图2-16 低洼花园

图2-17 意大利庭院[24]

(2)设计特色

宝翠花园面积35 hm2,被誉为维多利亚最美丽的人间仙境。花园内不仅植物种类繁多,而且尤其注重植物的搭配,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保证四季鲜花绽放,营造出层次分明的植物观赏画面。同时,其庭园造景相当独特,堪称园林设计的一个典范,园区由各具特色的意大利园、日本园、低地园和玫瑰园组成。

7.南非黄金矿脉城

(1)项目概况

黄金矿脉城(Gold Reef City)距离约翰内斯堡市区5km,是非洲规模最大的主题公园。该地区原来是废弃的克朗矿区,后来通过设计者独特的改建成为一个主题游乐园,园内的规划设计以重现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矿区生活为主题,通过保存原有的街道、开采设施和矿区布局,完整重现了19世纪淘金之镇的真实原貌,让人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19世纪中叶的市镇风情(见图2-18、图2-19)。

图2-18 废弃工业设施

图2-19 黄金冶炼展示[25]

(2)设计特色

南非黄金矿脉城最大的设计特点是“原汁原味”。主题公园中有很多全球独有的元素,有大量游乐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公园着重打造体验式旅游,如游客可以坐老矿车下到超过2300m深的矿底,亲身体验黄金制作过程。

8.澳大利亚索弗仑金山公园

(1)项目概况

索弗仑金山(Sovereign Hill)所在地原为一处废弃的金矿区,1970年,澳洲政府在此修建了索弗仑金山公园。自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淘金热兴起,该地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淘金者,20世纪初,该矿区的资源面临枯竭,索弗仑金山公园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这段淘金浪潮。索弗仑金山公园由四部分组成,共约25 hm2,公园设计尤其注重重现当时淘金小镇的情景和风貌(见图2-20、图2-21)。

图2-20 金矿小镇

图2-21 淘金河[26]

(2)设计特色

索弗仑金山公园将旅游区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管理这个旅游区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其注重科普与游憩项目的结合。该公园再现了19世纪中叶的巴拉瑞特采金区,从始建至今已多次赢得了国家级和州级旅游及博物馆大奖。规划者设计时充分考虑淘金时期的城镇格局,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对19世纪遗留下来的古迹通过保护和改建等手段真实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建筑和人物基本保持了当时的生活状况,走在街道上,到处可看到身着19世纪服装的人和当时的马车,他们从事着上一世纪的各种活动,完整地向人们展示了100年间矿区的生活情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