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学者约·瑟帕玛于1986年出版的《环境之美:环境美学的普遍模式》一书中提出:环境美学基本的出发点是将美学理解为“美的哲学”。环境之美是其研究对象,对于环境之美的各种批评也是其研究对象。[10]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特在1992年出版了其环境美学代表作《环境美学》,从该书“前言”的关键概念可知,他认为环境美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于环境的审美知觉体验”[11]。在为牛津大学版《美学百科全书》所撰写的“环境美学”条目中,伯林特对于环境美学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在其最宽泛意义上,环境美学意味着作为整个环境综合体一部分的人类与环境的欣赏性交融——在这个环境综合体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各种感觉性质与直接意义的内在体验。”因此,环境美学成为对于环境体验的研究——研究其知觉维度与认知维度的直接而内在的价值。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对于环境美学的解释是:“环境美学是20世纪下半世纪出现的两到三个美学新领域之一,它致力于研究那些关于世界整体的审美欣赏的哲学问题;而且,这个世界不单单是由各种物体构成的,而且是由更大的环境单位构成的。因此,环境美学超越了艺术世界和我们对于艺术品欣赏的狭窄范围,扩展到对于各种环境的审美欣赏;这些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而且也包括受到人类影响与人类建构的各种环境。”[12]除此以外,中国学者陈望衡认为:环境美学首先与美学中对自然美的重视和研究有关,与其子学科,如园林美学、建筑美学等也有关联;其次,生态伦理学也为环境美学搭建了基础平台。[13]程相占认为:环境美学是美学理论在环境研究领域的运用,是以环境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14]目前,环境美学的发展大体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越来越注重现实运用,始终把环境美学的研究与环境的保护、环境的建设结合起来;二是考虑构建环境美学自身的学科理论体系。由此可以看出,环境美学研究者分别强调了环境美学是研究环境之美、环境体验、各个环境的审美欣赏以及环境美学在实践中的实际运用。
2.环境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环境既是人类生活的家园,而且也拥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环境问题争论的焦点,也是环境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人类在不同时期对自然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大多是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心理,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极为低的。换言之,此阶段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以自然为主体,是人对自然服从的哲学观念。人类文明出现以后,人类逐渐趋于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凸显,生产实践活动成为主导。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人类过度掠夺资源导致生态链的断裂,从而使自然的主体性重新进入人类的视野。此时,人类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无疑自然的主体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关系是相矛盾的。这种矛盾在实践中体现在生态和文化之间,前者是指自然的主体性,后者是指人的主体性。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既要尊重生态,也要包容文化,在对立中寻找统一,同时实现二者的主体性成为环境美学关注的重点。从审美角度出发,环境的审美是感性的,是人对生活的一种体验,是在当下体验中引发的更深层次、较为抽象层次的思考。
(2)环境美学的根本性质
环境美学不仅研究人存在的场所、空间的形态,也旨在解决在整体大环境下参与者的体验感受。家园感是环境美的根本性质,即人与环境中各要素互动的审美活动且通过审美体验从环境中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愉悦。
优美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环境作为人类的家园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理解:首先,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水、空气、食物等物质资料,有了这些物质资料,人类才可以存活下来,保证生命的延续性,可以说自然环境是我们的生命之本;就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特性来说,社会环境是人类的居住之所,人类必然要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离开了社会的大环境,人就有可能失去社会生命的意义。其次,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家园。一方面,因为环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人类为了适应环境的发展而不被淘汰必然积极改变;另一方面,人类在改变的同时,也会认识并利用客观规律改造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此,人类与环境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3)环境美学的功能
乐居和乐游是环境美学的两个主要功能。将环境理解成人的家园,我们的居住场所,则重点在于“居”。从“居住”的层面理解,可将环境分为宜居、利居、乐居三个层次。宜居是乐居的基础,利居是乐居的必要条件。环境是人与自然相作用的产物,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的生存,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人的发展;乐居是环境美的审美功能之一,其注重人的生活的状态及品质,大多体现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幸福感。另外,乐游是环境美的另一种审美功能,乐游强调一种动态的、旅游式的审美,现如今有以自然环境为本体的生态游,也有基于人文环境为本体的历史文化游。乐居和乐游的功能并不对立,乐居是乐游的基础,乐居之地有时也可以是乐游之地,如中国的乌镇、丽江古城等地。[15]
(4)自然环境美
环境美学也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美学。自然环境的美源自自然的美,也是自然界中事物的美。这种美不仅表现在外在的造型、颜色等,也表现为内在的习性、性格等。在自然环境中,山川、河流、植物、动物、气象等自然因素组成了不同的自然风景。无论是色彩、形体,还是动静组合,不同的自然因素有各自独特的美存在,例如老虎、猴子、植物有其不同的美,即使同一树种间,不同的树木的美也是不同的。
自然景观是由多种多样的自然物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出美的景观。山峰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有其独特的外形特征,往往以“奇”而著称。从审美角度看,奇峰之奇,在突破不寻常的造型以外,还会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从深层次含义看,拔地而起的山峰不仅具有坚韧性和稳定性的品质而且还有养育万物的特性。山峰的美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在于与它相伴的自然因素,在诸多自然因素中,凡是有大片的树林之处,其景观必然美丽。由此可知,树林尤为重要,有树林、草地生长之处,必然充满生机,孕育着动物的生存与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可以分为河流、湖泊、海洋等。其中,流动的水以其灵活多变与人建立感情联系,成为人们感情寄托的对象。从审美角度分析,流水乃天地之灵气所在,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水中的卵石、水边的青草、水中的小鱼各种画面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环境都生气盎然。相对于流水,池塘、湖泊则是平面形式静态的水景,它的主要审美特点在于宁静。(www.xing528.com)
水景是动态存在的,而山峰以静态存在。在大自然的画布中,山与水的动静结合无疑是最和谐的画面。
(5)人工环境美
①农业环境美。农业是支撑人生存的基础。20世纪末,农业进入美学家的视野,他们把农业作为审美对象,农业的美主要体现在农业景观上。农业景观是融入自然因素的景观,它是模仿自然的一种生产性活动,生产对象都来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因此农业景观是一种人造的自然景观。农作物是人与自然的产物,它凝结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综合形态的美,它的美体现出生命性,既有自身生长的生命,也体现农民耕作的生命;农产品是人类几千年劳动的产物,农产品的美蕴含着历史变迁的美。农业景观具有其他人工景观所没有的自然性和生命性,农作物在土地上生长,土地是家禽的活动场所,如果离开土地便会死亡,这是它们与人类一样的特性与自然直接对话——自然性。农业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它培育的对象其本身都具有生命的特征,如水稻、牛羊等,作为生命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演绎着生命循环的意义。它们总体上体现着自然规律变化的有序性,却在各自的有序中变化着,这种有序中包含着无序,无序衬托着有序,可见生命性的魅力。农业景观不只是生命景观,它还是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景观。农业景观发展基于它良好的生态性,农民为了创造更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努力地改造自然环境,在改造的同时又不破坏它,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平衡,满足人类所需的同时,也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例如梯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又赋予其艺术性。
农业景观与自然环境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农村自然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都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农民靠天吃饭,依赖自然生产,他们面朝大地背朝天与自然融为一体,每一处都充满了人情味。
②城市环境美。城市是文化创造的产物,是人类居住最聚集的地方,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的综合体,所以也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大多城市依山傍水而建,道路系统也依地理因素规划,由此可见,自然景观是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着城市景观的发展。例如,山城重庆多山的地型造就了重庆市的景观外貌。城市景观不仅只表现外在的形式,而且由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地,所以城市景观也有着深刻的内涵——人文景观。城市景观展现着这个城市历时发展历程,如传统风貌、乡土特色等,种种痕迹都是城市的历史的回忆。文化是魂,历史是根,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一个城市独特的地域和人文特色,陶冶着人们的心灵。只有建立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审美体验的城市人文景观,城市社会环境才有存在的价值。
生态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景观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其中必然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这种改造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历史上,中国在建都城时都注重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但是,如今却完全丢弃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概念,削山建房、填湖造田等现象造就了现在城市基本布局。人工环境一旦与自然环境背向而驰,只会产生负面效应,例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热岛效应”。
城市景观不仅反映了衣食住行等基本要求,而且也反映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换言之,城市景观是体现在知识、艺术、文化和历史上的被物化的意识形态,它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
3.环境美学在废弃矿区再生中的运用
环境美是“生态文明”在环境上的体现,环境美学强调环境建设要重视生态的维度,以实现文明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废弃矿区再生中的美学建设,是在原有的形式上的提高并充实新的美学形式;同时,将原有的文明与自然彻底地融合起来,作为人类审美文化的继承与拓展,通过对废弃矿区环境的综合分析,把环境美学运用于废弃矿区再生设计中,从而认识到废弃矿区再生设计不仅仅专注环境的改造与生态的修复,更重要的是在环境美学指导下营造以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为最高美学追求的矿区环境,把矿区环境作为时刻有人参与的乐游之地,最终达到人文与生态共生、历史与现代共现的美学理想。矿山废弃地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综合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矿山废弃地景观再生的元素。
废弃矿区再生中的自然环境景观修复应从矿区整体的生态环境出发,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从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引入自然、再现自然。首先,从环境美学的审美角度出发,可以利用植物的姿、色、形、味等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配置。如利用乡土植物、芳香植物、观赏草等营造植物空间。同时在空间布置时要疏密、虚实结合,形成具有节奏感、韵律感,从各个视角审视艺术化的美景,并强化它们美化环境的作用。其次,水使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环境美。矿区外部空间环境通常可以利用自然水景或因采矿而形成的水体,结合地形条件人工构造水体营造主体环境,利用水景的方向性串联贯通,成为控制整个矿区环境完整的水环境美。最后,除了利用植物和水体,在废弃矿区再生中利用煤矸石堆、废渣山、排土场、尾矿场等“山体”也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改变废弃物的堆积形式,利用地形优势营造不同高度、观赏性好的山地空间环境,使丑陋的形式变成矿区自然景观的美的形式,由此与周围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关系。
在废弃矿区人文景观再生设计中,工业遗留物凝结着整个矿区的工艺技能、产业形象、历史底蕴、情感寄托。矿区环境美的欣赏有较大部分属于工业遗留物的欣赏。人类在工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了特殊的矿区环境,工业遗留物也处在很重要的位置,它的美是自身造型的美,是工业文明重要的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独特的矿业文明的美,是人类有关矿业生产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反应。首先,在矿区中一般建有矿井架、选煤厂、变电站、仓库、居住建筑、办公建筑、烟因、煤气储罐、冷却塔等建筑物和构筑物,它们不仅是后工业公园中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而且是矿区文化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审美角度看,它们的造型、体量、色彩、风格等可营造整体环境主基调。它们的外形特征、颜色、功能构造、历史价值等千差万别,再利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通过保护、修缮和改造营造人工景观环境。其次,废弃矿区中遗留了许多之前开采时利用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矿道、生产线设备等,这些线性的交通设施将矿区中的废弃矸石堆、塌陷坑、矿坑、厂房、工业荒地等连接起来。但是,随着矿区的衰落和产业的衰退,原有的设施失去原本的利用价值,在改造过程中,应通过重新组织让其焕发活力。最后,在这些人工景观中,始终贯穿着生产工艺、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的形式。这些就需要通过历史情景重现、参与性活动和修建纪念性空间等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的延续和表达。
废弃矿区环境美学的特色包含三个方面:自然生态环境、矿业遗迹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废弃矿区中自然环境的美是整体性的美,要依赖其他的自然物质营造矿区环境中美的自然景观,并将它的美视作整个环境的美。只有当它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时矿区的自然环境才会具有环境美学价值。另外,废弃矿区中矿业遗迹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是整体环境经历长时间的积淀而成的,它带有鲜明的工业和人文特色,浸染着整个矿业生产活动中人们真实的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