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于1989年12月18日开播的一档经济栏目,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属于电视深度报道的范畴。在《经济半小时》开播之前,中国电视经济节目已经经历了一个初期的发展过程,《经济半小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诞生的。
1984年,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的形势,中央电视台成立了“经济部”。经济部的工作方针是: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经济宣传以介绍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动态、经验、行情以及传递信息为主体,提供各类社会服务。
1985年1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主办的《经济生活》栏目开播。这是中央电视台发展史上第一个以经济宣传为主要内容的专栏节目。它的诞生,打破了中央电视台没有经济性专栏节目的历史。随着创作群体的成熟,《经济生活》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改进和提高,到1987年,原《经济生活》栏目被《综合经济信息》取代,栏目的播出时间也由过去的每天十几分钟扩展为每天播出40分钟。
1989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对经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把原来每天40分钟的《综合经济信息》节目改名为每天30分钟的《经济半小时》,并将其作为中央电视台直接进行经济宣传的窗口。《经济半小时》栏目的宗旨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宣传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表彰国内经济领域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介绍先进的经营管理和致富经验;传播海内外各类经济信息;沟通产供销渠道,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服务。”
《经济半小时》最初由若干小栏目构成,它们是:《经济信息》(每天都有)、《桥》(周一)、《消费者之友》(周二)、《看市场》(周三、周四)、《经济博览》(周三、周日)、《开眼界》(周四)、《世界经济窗口》(周四)、《七十二行》(周五)、《经济透视》(周六),后来又增加了《祝您致富》《警示钟》《新书架》。《经济半小时》较早采用节目主持人对话串场的演播方式,从而缩短了它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开创了一种亲切自然的节目风格。这个栏目开播后,很快受到观众肯定,节目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到1990年6月下旬,全国有1 400多个县、市收看《经济半小时》。据统计,《经济半小时》开播仅六个月,收视率就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中跃居第二位。1989年12月至1992年8月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经济半小时》播出了许多优秀节目,从而奠定了这个栏目在社会上的地位。这些节目包括:《中国质量万里行》、《“3·15国际维护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晚会》、《架金桥 觅知音》、《话说老字号》(记者:王甫、王雪莲等)、《诱人的广告背后》(记者:汪文斌等)、《商战》(记者:汪文斌等)、21集系列节目《八面来风》和百余集专题系列节目《改革特写》、《七十二行展播》等。[3]其中,六集电视专题片《商战》曾获1991年全国电视优秀新闻评比一等奖,这是一部全面、客观反映中国商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系列专题片。它把郑州股份制集体企业亚细亚商场,与其他五大国营商场之间的明争暗斗、扑朔迷离的情景,真实而生动地展示给观众,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
《经济半小时》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方面也做出不少努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已成为经济建设中的毒瘤,它严重损害了广大企业尤其是消费者的利益,污染了经济环境,危害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的稳定。为此,中央电视台经济部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于1992年初组成中国质量万里行采访组,挥师南下,途经八省市,行程万里。在近40天的时间里,拍摄了57期新闻专题节目,共计250分钟。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赞扬和肯定了中央电视台质量万里行的采访活动。朱镕基副总理在一次讲话时曾引用《中国质量万里行》节目中的一句话说:“质量万里行要天天行。”由于表现突出,《中国质量万里行》特别节目获1992年度全国电视社教节目经济类评比特别奖。[4]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经济半小时》自1991年起,连续举办《“3·15国际维护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晚会》。晚会采取现场直播的形式,并在现场开通了大量热线电话,从而保证了栏目组人员与观众的交流,加强了节目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这一节目注重倾听消费者的呼声,针砭时弊,将假冒伪劣产品曝光于世。
由于在经济报道领域的出色表现,1990至1992年《经济半小时》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栏目,并得到了经济界人士、新闻界同仁、影视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有关评论认为,《经济半小时》开拓了电视经济宣传的新思路,是一个开拓性、创新性的栏目,是对如何搞好经济宣传的成功探索。
1995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明确提出,改版第二套节目,使之成为以经济为主的综合频道。改版后的第二套节目将以突出经济特色为宗旨,由财经报道、经济评论、经济服务等囊括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内容和节目样式构成。
1996年,中央电视台完成对《经济半小时》栏目的改版,改版后的《经济半小时》在内容方面,突出在权威性、重大性基础上强调选题的平民化,强调大众意识,并要求直接介入经济生活,而不能袖手旁观,冷眼以待;要真实地记录下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人们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冲突以及各种解决问题的探索和方法。在形式上,改版后的《经济半小时》进一步完善了电视化的表现手段,将经济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做得更为成熟。
纵观《经济半小时》的发展历程,其报道领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1989—1996年,栏目偏重与经济、市场、工作、生活、消费有关的各种题材,栏目设置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计划性,与市场领域对口;1996—1999年,偏重重大经济题材,专业性较强,选题的重大性被放在首位;1999年至今,栏目更加关注民生领域的调查类报道以及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话题。栏目选取当下人们最关心的事件或当天最重大的话题进行深度报道,解读、反映社会问题,选择标准:多元化,兼顾批判、启蒙、守望、预警作用。[5]就当下来看,《经济半小时》的栏目选题主要是突出重大经济问题、贴近性较强的经济问题以及经济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同时,《经济半小时》也不再单纯地关注经济发展问题,栏目的一些选题侧重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来的负面问题,如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经济半小时》栏目创办之初,市场经济在中国还未发展起来,经济信息本身是观众需求的最主要内容。因此,在最初的几年里,《经济半小时》的报道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信息本身。当时电视经济报道的指导思想,总体上还是以信息传递为核心,无论这种信息是政策、事迹、典型人物,还是会议思想、知识或者其他实用信息,其核心的指导思想是自上而下的宣传,服务意识弱,相关内容比重相对较小。经过1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1992年之后,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确立以及媒介的迅速丰富,经济信息对于媒介受众而言,不再是稀缺资源,公众获得经济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媒介间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重新吸引流失的注意力,《经济半小时》在此后的一个阶段,注重在经济领域里抓取能充分引起各方关注的重大话题进行系列报道。经济政策、经济趋势、经济问题、经济人物等,在“重大”和“显著性”标准的指导下,成为《经济半小时》栏目不断重复的报道领域。1996年之后,观众的细分使电视经济节目从此走上专门化、专业化的道路。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改版为以经济节目为主的频道之后,随着《经济半小时》栏目的功能分化,《经济半小时》的报道领域转为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新闻。[6]
2000年以后,《经济半小时》明显加大了舆论监督的成分和力度,设立了“今日头条”“个案追踪”“上市公司调查”等固定的版块。曾担任过《经济半小时》制片人的张欣在评价当时的《经济半小时》时说:“《经济半小时》最大的骄傲就是可以发现许多冰点问题,并使之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也可以理解为引导舆论,甚至是制造舆论……当时的专题节目,选题较大……也是为了达到推动制度建设的目的。”[7]
2002年后,《经济半小时》开始对新闻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创造当日需求”的口号,每天“做透一条”,进行一番有深度、有评论、有多元观点的报道。此时《经济半小时》开始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但不是仅仅对问题进行简单的揭露或曝光,更多的是反映各方面的声音。2003年下半年,《经济半小时》明确提出了“我们关注公众利益”的价值观,着眼于事件背后制度层面深层次原因的探讨。正是这种多角度、全面的声音和观察视点,使得《经济半小时》的舆论监督不仅仅局限于鞭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而是关注社会冰点、解读社会热点,引发社会思考。这种批判性的角色可能更能完整地反映事实的全貌,认真负责地实现其舆论监督的功能。[8]
媒体干预社会进程的正面作用在于:搭建信息的平台,架设沟通的桥梁,促进社会进步和制度完善。在《经济半小时》栏目的发展历程中,其通过经济领域的报道,促进了相关制度的建设。《经济半小时》栏目以前并没有明确本栏目新闻的社会功能,做的仅仅是如实记录,通过多年的调整,栏目找到了守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功能定位。这种功能的发挥是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去营造一种社会舆论,比如,对于产品召回制度的建设,几年间《经济半小时》共报道了五六次相关话题,比如作为充电器的召回、三菱车的召回等,最终促成了中国召回制度的确立。通过这些报道,还扭转了部分政府主管部门同志的观念。[9]
促进制度建设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国质量万里行”直接推动了两部法规的出台,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两部法规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法律缺席,不但明文规定了生产者应对产品质量负有的责任,规范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生产环节,而且第一次将消费者的权利写入中国的法律,进一步解决了销售和使用产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0]
电视栏目定位是一种战略目标选择,这种目标的制定和选择建立在对时代背景、生存环境以及栏目所要实现的社会职能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11]对于电视栏目来说,栏目定位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意义,它是栏目的立足之本。一般来讲,栏目定位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定该栏目的受众对象和范围,即栏目的受众定位;阐明该栏目的本体属性,也就是栏目功能上的定位;确定栏目的内容,明确栏目报道的领域和范围,即栏目的内容定位。[12]
《经济半小时》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核心理念,即保持对中国经济生活的高度关注,坚持以经济视角去记录和报道中国经济领域的问题、现象;配合政府做好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扮演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角色,做“市场经济守望者”;坚持经济特色,在满足观众对经济信息、经济现象、政策解读等方面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上内容既是对《经济半小时》栏目核心理念的表述,同时也是对栏目定位的概括。
央视财经频道是作为国家电视台的一个开路频道面向全国观众传播的,所以其传播对象是全国范围的普通大众,而不是专门为财经界人士打造的小众化专业频道。《经济半小时》作为财经频道的一个重要栏目,并不是做专业的财经报道,而是采用“大经济的视角”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自然灾难、就业问题、农村致富等社会现象与问题。这样的策略,让财经频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做到不缺位,同时,报道视角的选择、解读角度的选择也使栏目与其他频道的新闻报道相区别,充分体现报道的经济特色。
在坚持电视深度报道基本形态的同时,对于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经济半小时》常围绕相关报道主题,采用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的形式,把与经济相关的某一类问题做深、做透。当然,这些问题主要是与民众日常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从2013年8月、9月、10月三个月的播出节目中,我们不难看出,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已经成为《经济半小时》时常采用的报道方式,使用频率颇高。
以2013年8月至10月的节目为例,其采用系列报道或连续报道的内容就包括:
2013年8月3日 贫困生的大学梦(一)
2013年8月4日 贫困生的大学梦(二)
弱势群体劳动、生活方面的选题
2013年8月6日 走进高温里的棚户区
2013年8月7日 走进高温下的劳动者
国内产能过剩的选题
2013年8月13日 “超编”的水泥军团
2013年8月14日 变形的钢铁
2013年8月15日 唐山:一亿吨钢铁的忧愁
东北洪灾的选题
2013年8月20日 抢险黑龙江
2013年8月21日 洪灾中的紧急营救
2013年8月22日 万人死守龙江大堤
棚户区改造与百姓住房的选题
2013年8月23日 蜗居里的搬迁梦
2013年8月24日 梦想照进民主路
2013年8月25日 闹市蜗居的最后岁月
2013年8月26日 探访南昌棚户区
2013年8月27日 棚户区的新房梦
2013年8月28日 酸甜苦辣的棚户区
电子商务的选题
2013年9月2日 指尖上的商机(一)商机无限
2013年9月3日 指尖上的商机(二)掘金之路
2013年9月4日 指尖上的商机(三)追逐梦想
2013年9月5日 指尖上的商机(四)打翻奶酪
2013年9月6日 指尖上的商机(五)数据时代
大学开学季的选题
2013年9月10日 带着父母上大学(www.xing528.com)
2013年9月11日 校园里的父亲母亲
2013年9月12日 我的大学梦
2013年9月13日 大学梦背后的平凡人
东北洪灾的选题
2013年9月16日 东北洪灾过后:同江之忧
2013年9月17日 东北洪灾过后:鹤岗的难题
2013年9月18日 东北洪灾过后:嘉荫的冬天
2013年9月19日 延安:水灾过后 家园难建
2013年9月20日 东北洪灾过后:嫩江重建之困
2013年9月21日 东北洪灾过后:抚远的难题
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选题
2013年9月24日 谁抢了孩子的“第一口奶”
2013年9月25日 揭秘奶粉伴侣(上)
2013年9月26日 揭秘奶粉伴侣(下)
2013年9月28日 湖北:化工厂包围的长寿乡
2013年9月29日 广西巴马:长寿乡走向何处?
与收藏相关的选题
2013年10月3日 翡翠市场 冷暖之间
2013年10月4日 天价沉香之谜
2013年10月5日 小核桃 大财富
2013年10月6日 走进“囤木者”
关注东北水灾的选题
2013年10月7日 东北水灾再追踪(上)
2013年10月8日 东北水灾再追踪(下)
关注国内白酒市场的选题
2013年10月13日 滥“茅”为何能充数?
2013年10月14日 寻找“年份酒”
2013年10月15日 宜宾:“年份酒”的秘密
关注秋收问题的选题
2013年10月18日 河南秋收调查
2013年10月19日 黑龙江:秋收进行时
关注某一新闻事件的选题,如三星“字库门”
2013年10月21日 三星:绕不过去的“字库门”
2013年10月22日 三星“字库门”维修不公平
商品流通环节问题的选题
2013年10月28日 聚焦流通困局:长不大的物流企业
2013年10月29日 聚焦物流困局:进不去的超市
2013年10月30日 聚焦流通困局:我的菜价谁做主
2013年10月31日 聚焦流通困局:管不住的公路三乱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媒介,其擅长的是对新闻事件现场、发展的过程化记录与呈现。《经济半小时》在节目的摄制中就较为重视发挥电视在叙事上的媒介优势,注重用摄像机记录记者调查的过程,以及在新闻现场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
《经济半小时》关注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问题,栏目也注重采用反思的视角来看待我们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其中包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收藏热的问题等。如2013年7月26日至7月29日《经济半小时》连续制作了4期与垃圾处理有关的选题,分别是《北京:“分不动”的垃圾分类》《上海:垃圾分类有多“累”》《广州:垃圾分类的尴尬难题》《垃圾山的拾荒生活》。除此之外,《经济半小时》栏目还对经济发展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给予特别关注,策划、摄制了系列报道。这其中就有特别策划的《华北大气污染调查》,相关报道包括《小作坊制造大污染》《来自唐山的污染报告》《粉尘笼罩北京东大门》《张家口:GDP扬起的尘灰》,特别策划的《聚焦消失的水源地》,包括《引来滦水浊入津》《偷排暗流醴泉》《乐清湾调查:被毁掉的美丽海洋》《流不动的练江河》《三污进汉江》《流向丹江口》。
2014年7月26日,《经济半小时》播出“村庄创富记”系列节目之一,标题为《兰考县里的乐器大生意》。这个选题在当天播出的资讯栏目《经济信息联播》中已经做了简要的报道,而详细报道则是在稍后播出的深度报道栏目《经济半小时》中展开的。《经济信息联播》只是对河南兰考县崮阳镇徐场村村民徐双卫的家庭制琴作坊进行报道,并没有对这里整个村庄村民做琴的情况进行报道,也没有深入分析当地的家庭制琴作坊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其聚焦点是以徐双卫为个案,介绍兰考村民在农忙过后利用当地特有的泡桐木生产古琴,远销国内外。这样的报道,虽然是一条电视新闻的长消息,但其深度远不及《经济半小时》的相关报道。《经济半小时》除了对农民在农闲时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制作乐器的情况进行报道之外,还审视了当地在乐器生产中面临的问题与瓶颈,并探索相关的解决路径。当然,《经济半小时》与《经济信息联播》的搭配,利用不同节目形态就同一选题进行深入开掘,发挥各自栏目的优势,构成递进式的报道。
对于一些热点的经济现象,《经济半小时》则会采用理性的态度,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报道,以帮助观众认识清楚相关的经济现象与问题。如2014年1月5日的节目 《天价金丝楠 价高为哪般》,就是在当时收藏、文玩等比较热的背景下制作的。因为继红木、紫檀、黄花梨等家具收藏热之后,近年来北京又出现了收藏金丝楠古典家具热。此前,“一克楠木十克黄金”“金丝楠只能皇家独享”等等说法在媒体、网络上层出不穷,甚至有人把金丝楠称作“吸金楠”。为了调查清楚金丝楠市场的真实状况,记者做了深入的调查,而不是简单地对金丝楠家具的市场情况进行报道。
在《天价金丝楠 价高为哪般》这期节目中,为了弄清金丝楠家具的市场情况和原材料供应状况,记者先后在北京若干家古典家具店进行暗访调查和采访,发现的确存在价格虚高的现象,同时也发现有的商家在炒作金丝楠快绝迹的情况,但也有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可以到原料产地四川去看看,情况并不像有的商家说的那样稀缺。在这期节目中,编导向观众介绍了何为“金丝楠”,通过节目,观众可以知道,按照国家标准,金丝楠其实只是紫楠的别名,而在现实当中,把有着类似绸缎光泽的紫楠、桢楠都称为金丝楠,金丝楠主要出产于我国的西南,其中四川木质最佳,成都周边的一些县城,也成为时下金丝楠最主要的原材料供应地,也最能够反映出金丝楠的价格和市场。所谓的阴沉木金丝楠,是指桢楠木在远古时,由于地质变化而将其深埋地下,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几百上千年不朽而形成的。对于阴沉木,市场一般都习惯地叫作乌木,它主要产于四川盆地。因为产地优势,四川省芦山县成为阴沉木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出土的乌木不断流入,这里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阴沉木交易市场。所以记者到当地就金丝楠原材料的情况进行调查,先后到四川省芦山县阴沉木市场,对商户、收购商、四川省芦山县根雕协会会长刘毅恒、四川资深金丝楠经营者黎京辉、成都市神木轩总经理廖应永、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前进乡尖峰村金丝楠收购商杨雅林等进行采访。记者还跟随四川省芦山县根雕协会会长刘毅恒前往雅安市名山县的山区收购金丝楠老料。
通过到原材料产地的调查,记者发现,阴沉木金丝楠的存量其实是比较多的,依据品质的不同,阴沉木金丝楠的销售价格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外地一些天价的金丝楠家具存在着过度炒作的情况。事实上,金丝楠远没有到达绝迹的程度,是一些关于金丝楠稀缺的论调,在一定程度误导了市场。节目通过北京菁木宝通古典家具技术总监李菁的观点,告诉观众,对于金丝楠木市场而言,商家诚信经营很重要,消费者多掌握一些知识,多了解一些木材的真实情况,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他认为这样的市场,才会发展得既红火,又有理性,不会跑偏。节目也提醒观众,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金丝楠家具确实有着独特的卖相和优势,但一些人对金丝楠大力渲染,如金丝楠的花纹目前被市场热炒的就有所谓的虎皮纹、水波纹、山峰、云海、波涛等二十余种花纹,但这些与传统文化其实并无关系。节目最后提醒观众,事实上,现代研究已表明,楠木中有类似绸缎光泽现象,也就是被称为金丝的,只是楠木材质的一个偶然现象和细胞的排列秩序、剖解角度以及后期加工做色有关,并没有真假和价值高低可言。金丝楠树种现在依然存在于我国的多个省份,生长60多年便可进入迅速生长成材期,资源并不稀缺。自古以来,金丝楠只是建筑级别的用材,远不像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材那样价值出众。金丝楠该卖什么价钱,这本应由买卖双方决定,旁人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有意识地用皇家气派、资源稀缺去讲故事,那么事情就完全变了味。节目除了提醒消费者增强分辨力外,更重要的是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也能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发挥作用,营造一个健康理性的市场环境,让市场上少一些故事,交易多一些透明。
《经济半小时》并没有仅仅盯住经济增长或下跌的数据,也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弱势群体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如贫困大学生上大学的问题、棚户区改造的问题等。策划的类似选题,让这个栏目体现出较强的人文关怀色彩,让观众看到了栏目的立场与价值取向。
总体来看,自从1989年12月18日正式开播以来,作为中央电视台创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经济深度报道栏目,《经济半小时》的报道内容在变,主持人的面孔在变,报道风格和手段在变,但《经济半小时》用经济眼光关注社会热点、“观经济大势、知民生冷暖” 的独特品质和专业追求一直没变。《经济半小时》总是把重大经济事件、社会关注的热门经济话题作为报道的焦点,以严谨的态度、新闻的眼光、经济的视角、深度的调查、权威的评论,报道经济事件,分析热点经济现象,及时评论经济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原商战到90年代国企改革试点追踪、软着陆,从1995年农村小康纪实到1999年财富对话和新千年达沃斯论坛,从2003年的《中国实录》到2007年的《中国制造新版图》,包括连续多年打造的《小丫跑“两会”》和《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两个知名品牌节目,《经济半小时》走在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守望的最前沿。作为中央电视台主打的经济深度报道栏目,它的权威性和深度透析力,也给国家宏观经济的决策层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参考。[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