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是全世界最古老、流传最广的吹奏乐器之一。在保存至今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种材质异常简单的长笛,它们是由骨头、芦苇、陶土制成的小管,甚至是大核桃的壳也能制成长笛。长笛本身的名字来源于拉丁文flatus,意为微风轻袭。
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构造的特色长笛,它们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竖笛、横笛、多管笛,甚至是鼻笛。过去最简单的乐器,比如说陶笛,各种各样的哨子都属于长笛类,它们后来都成了孩子的玩具。所有长笛的发声原理都是一样的,即吹奏者吹气时,气流冲击在吹孔锐边上分流,进入管中的气流就引起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长笛的波动式颤音也是非常有特点的。
同所有其他管乐器一样,长笛的音高取决于管的长度,管越长,音越低,相反的,短管奏出的音更高。因此,为了取得不同的音阶效果,要在长笛的管壁上钻指键孔。对于多管长笛来说,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把长短不一的管上下打通,然后整合在一起。多管长笛的经典款式就是古希腊的潘笛,和它构造相似的有俄罗斯的“库维克勒”、立陶宛的“斯库度恰”、格鲁吉亚的“拉尔切来”和其他乐器。
演奏时被竖向握着的长笛被称作竖笛,横向的叫横笛。竖笛是两端开口的直身长管或者是附有辅助设备的哨子。童哨、牧人的哨子、运动哨或者是警哨都有这种类似的装置。属于前一类竖笛的有罗马尼亚-摩尔达维亚的“浮卢艾尔”和保加利亚的“卡瓦尔”,属于第二类竖笛的有乌克兰的“撒毕尔卡”,俄罗斯或者白俄罗斯的“索别尔”笛。
横笛的上端封口,在这个封口旁的管壁上凿一个吹气孔。类似的长笛有乌兹别克-塔吉克斯坦的“海”,布里亚特的“林巴”和中国笛子等。鼻笛和开孔竖笛本质上的区别就是进入管中的气流不是用嘴吹的,而是用鼻子吹的,鼻笛在波利尼西亚很流行。在埃及、中国和印度等世界古代音乐文化大国中长笛有着重要的地位。竖笛在埃及广负盛名。在古埃及造型艺术文物遗迹中的大量的浮雕和壁画上可以看到很多音乐家的塑像,其中一尊纪念碑上刻着神兽造型的长笛演奏家形象,另外一尊是一位长笛演奏家正在给鸟儿伴奏。(www.xing528.com)
印度同一时期远古时候竖笛“拉伊阿”和横笛“姆拉丽”很有名。包括长笛在内,乐器塑像在古印度很多物质文化遗迹中出现,特别是在寺庙的壁画里比较常见。
最简单的开口长笛在古阿拉伯游牧生活中已经被运用。在当时,阿拉伯会吹长笛的牧人很受尊重。难怪希腊语里有一个专门的称谓“阿拉伯长笛家”,它表达的是称赞之意。
古时候长笛在很多其他民族也很有名。有这样一种说法,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把“阿夫洛斯”和“季比雅”错误地理解为竖笛和横笛。事实上,希腊人和罗马人在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长笛,更别说竖笛了。“阿夫洛斯”和“季比雅”是一种类似双簧管的“唇”乐器。
古罗马时期受欢迎的民族乐器就是上面提到的多管潘笛,同样长笛演奏家和建筑师、雕塑家、画家和诗人一样,享受尊荣。伟大的长笛演奏家的墓碑上还保存着很多祭文。例如,在泰勒曼的碑文上他的名字和奥菲斯、内斯特和荷马齐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