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圆号演奏历史概述及起源研究

圆号演奏历史概述及起源研究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圆号是中国译名,以其形圆得名。可以说,圆号在交响乐队中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自然圆号大约出现于17世纪。在法国,直管或者弓形管的号角被改造成类似现代圆号的模样。这种圆号在法国路易十三世至十五世执政期间,成为王室狩猎不可缺少的信号工具。1715年韩德尔在《水上音乐》中用了两支圆号。为了便于使用“阻塞”吹奏法,把圆号一直朝上的出口改为右手的方向。第一次在乐队中用活塞圆号的是1835年法国作曲家阿勒威和德国作曲家舒曼。

圆号演奏历史概述及起源研究

现在乐队所用的圆号发源于欧洲,是从法国传到美国和德国,并在德国得到普及和改良,并随着交响乐的发展传到世界各地,所以圆号又叫法国号。

圆号是中国译名,以其形圆得名。它在法国叫cor,在英国叫horn(这些名称的原意,是牛、羊等兽角的意思),德国还有把它叫森林的号角,法国也叫狩猎号角等。

现在的哥本哈根博物馆里仍藏有犹太教寺院传下来的三千年以前号角的实物—啸法,据说当时它是小孩和妇女都不准触及的圣器。大英博物馆还藏有名叫奥利梵特的象牙制号角。人类历史上作为传道信息用的号,不都是用兽角制作的。在以渔业为生的沿海地区,人们用海螺做传递信号的工具。我国的沿海民兵现在还在用这种“螺号”。除兽角、海螺之外,有的地方也用树皮、木简、竹筒、象牙等材料制作号角。这无疑是受当时历史和生活环境局限的缘故。在欧洲一些地方,根据用途上的不同,分出了很多种号角,有邮差用的号角,马车夫用的号角,也有放牧用的号角。而现在乐队中所使用的圆号,主要是从狩猎号角发展来的。

这种号角的前身与喇叭筒有关。远古的时候,人类主要靠采野果、狩猎为生,为了避免毒蛇猛兽的侵袭以及传递信息,他们用树皮、树叶等做成“喇叭筒”。这样不仅可以使声音放大传远,有利于互相报告消息,而且可以用它作为威吓武器,去吓跑毒蛇猛兽。之后,人们发现牛、羊等兽角具备喇叭筒的特征,而且用它吹出的声音比人声响亮,于是就改用兽角当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了。

到了17世纪,开始出现金属制狩猎号角。它比兽角声音响亮得多,也很有气势,因而成为当时各种宗教仪式和王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鸣器,在庆祝军队出征和凯旋等活动中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可以说,圆号在交响乐队中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人类在使用金属制号角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原理:管子长短、粗细不同,其声音的高低、音量也就不同;管子弯曲一些,音高并没有变化。于是,人们对号角的管形进行了改造。这给铜管乐器的革新和分类奠定了基础。

自然圆号大约出现于17世纪。在法国,直管或者弓形管的号角被改造成类似现代圆号的模样。这种圆号在法国路易十三世至十五世执政期间,成为王室狩猎不可缺少的信号工具。当时是两圈的自然圆号,据说用不同的泛音管可以吹出狩猎所需要的31种不同信号。并且,那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吹奏乐队。由17世纪初出现金属狩猎号至19世纪初的近两百年间,乐队主要是用自然圆号。1705年,德国作曲家凯萨·雷茵哈递在他的歌剧作品中使用了自然圆号(法国狩猎号),这大约是管弦乐队中正式采用自然圆号的开端。此后,1714年意大利作曲家史卡拉弟·杜曼尼可在他的后期作品中也用了圆号。1715年韩德尔在《水上音乐》中用了两支圆号。圆号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乐器了。

自然圆号在这两百年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沿革。(www.xing528.com)

1715年之前,圆号只能吹出本调的固定泛音。要演奏不同调性的乐曲,演奏员只得用相适应调的自然圆号与乐曲调性转换相适应的圆号。这给作曲家和演奏家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才是就产生了怎么能在乐器本身上移调的问题。大约1715年,在维也纳发明了在号嘴的“入口”处调换定调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不同长度的圆形管(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小六度、大六度、小七度、八度、大九度)根据乐曲的调性在“入口”处插入相应的圆形定调管。以延伸管长的方法改变乐器的基音。在韩德尔·巴赫的作品和海顿早期的作品中都是用了这种圆号。当时的圆号还只能是作为增强和弦色彩的乐器。这种调换定调管的方法,比原先调换乐器的方法是方便多了,但也得使用很多定调管,还是比较麻烦的。

1750年,德累斯顿宫廷乐队的圆号演奏家安特·约瑟夫·亨佩尔发明了“阻塞”吹奏法,这是一种把右手伸进圆号“出口”,靠手的位置变化和气息的控制,得出音阶各音的吹奏法。用这种方法,中音以上的音域不用调换定调管,可以吹出音阶的各音。据说这种吹奏方法当时相当流行,因此这时的圆号也叫手号。为了便于使用“阻塞”吹奏法,把圆号一直朝上的出口改为右手的方向。这个吹奏法不但能吹泛音,也能吹音阶的各音,又不用调换定调管,比起前两种自然圆号在演奏上减少了局限性,但是这种吹奏法吹出的音,音准较难掌握,也有音色、音量不统一的问题。

这里还应当提及的是,亨佩尔不但发明了“阻塞”吹奏法,对圆号中音以下音域的演奏能力方面也有所发展。从此圆号在乐队中不仅是能增强和弦色彩的乐器,而且在好的演奏家手里成了,表现力很强的旋律乐器。以上就是自然圆号演变的几个主要阶段。此外,1788年一位名叫克拉扎特的英国人,设想了一种在吹口上联结好几个补助管来得出音阶各音的圆号,但不久就被活塞式圆号代替了。

在调换定调管的自然圆号被发明整整一百年之后,1810年德国人哈里德在军号上试验了侧孔式铜管乐器。根据这个原理,1817年在巴黎出现了蛇形管乐器,并把这种蛇形管分别制作成不同种类的乐器,组成了一个吹奏乐队。一直到欧洲十九世纪末还有这种蛇形管吹奏乐队。在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和白辽士的交响乐作品中也用了这种圆号。

侧孔式圆号从外形上看,不像前面的自然圆号。它的外形像现在的大管,气流的走向也是和大管一样,只是吹口不是哨片,而是漏斗式的吹口,出口朝上很像龙头,总长度是1米左右,侧面有三个键。从1790年开始人们就研究在铜管乐器上设置活塞。到了1813年,欧洲中部的西里西亚人布留箴勒发明了活塞式铜管乐器。三年之后大约在1816年,在柏林一个名叫史徒尔泽勒的人第一次把活塞用在圆号上,其开始只设计了两个活塞,是上下运动的直升式活塞,1830年在维也纳发明了左右运动的回旋式活塞。大约在1835年的时候,制作出了三个活塞的圆号,这就是现在的圆号。第一次在乐队中用活塞圆号的是1835年法国作曲家阿勒威和德国作曲家舒曼

1914年美国的圆号演奏家杉索尼为了便于演奏阻塞音,发明了五个活塞的圆号。在原来四个活塞圆号的拇指活塞旁,又设计了一个可降低半音的活塞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