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上,一个新发明的出现都要满足这两点:一是强大的社会需求,二是前期技术成熟的支持。回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我们就能发现它的成长也具备这两个条件。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划分成不同阶段的话,可以分为20世纪50年代的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的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广泛应用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当时的技术特点,取得了许多技术成果。
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但那时的计算机和通信是没有什么关联的。20世纪50年代初,出于军事目的,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需要将信息沿着长度超过2410000km的通信线路传递给一台IBM计算机,实现对分散的防空信息的集中处理。为了能把远程雷达和其他的测量设备连接起来,SAGE开始了对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先研究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通过前期的研究,人们发现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多个终端可以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中央计算机,不同来源的数据可以由一台中心计算机集中处理。各地终端的用户可以先将数据输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输到中央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访问资源,进行信息处理,然后经由通信线路将处理结果返回用户终端。这种大、中、小型号计算机都适用的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就是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20世纪60年代初,航空订票系统(SABRE—1)由美国航空公司建成,该系统由一台计算机和分布在全国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这是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的典型结合。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人们的应用诉求也在不断发展。军事、科研、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等领域呼唤多台计算机互连技术的出现,网络用户急需一种可以通过通信线路将本地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互连的技术,实现软件、硬件和数据的共享,形成“计算机—计算机”的网络。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提出一项研究计划,通过互连来自许多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的计算机来构建ARPANET(俗称ARPA网),这项计划为今天的互联网打下了基础。1973年,ARPA网已经从1969年的4个节点发展到了40个节点,到1983年已经达到100多个节点,并通过有线、无线和卫星通信线路使网络覆盖了欧美国家的广大地区。ARPA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大突破,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上述早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使用长途通信线路将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计算机网络,是当时计算机技术的显著特征。(www.xing528.com)
小范围内多台计算机联网的诉求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的日益普及而被提出。20世纪70年代,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了对本地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旨在实现实验室或校园内多台计算机一起进行计算和资源共享,于是对局域网技术做出巨大贡献的技术依次产生,分别为:1972年美国加州大学的New Hall环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的Ethernet(以太网);1974年英国剑桥大学的Cambridge Ring环网等。
20世纪80年代后,个人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用户越来越渴望通过网络进行资源、软件和硬件的共享,这样的诉求催生了局域网技术的突破。在局域网技术领域,以太网、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的局域网产品发展迅猛并迅速成熟,作为高速局域网的一种,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FDDI)也曾在高速与主干网的应用中发挥作用,但随着以太网的发展,FDDI逐渐在市场中隐退。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因特网被广泛使用,并对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通过路由器,将广域网和局域网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的互联网。与此同时,高速网络的发展也提上了日程,其发展主要表现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及虚拟网络等方面;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宽带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技术已经成为热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