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我的母校——沈阳三十二中的石健校长,请我的班主任何老师通知我回母校一趟。
我立即遵命前往。自1968年下乡已有16年没有回母校了,踏进校门,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教学楼前的花坛依旧,两侧给了我大量课外知识的宣传栏里,诱人的新题目争先恐后地抢夺着我的眼睛。
我见到了久久思念的班主任何老师。豁达开朗的王云天老师是教我语文的,王兴华老师教我们美术,当年便那么幽默风趣,时隔16年,他们似乎一点也不老。笑一笑,十年少,这话说得对,乐观的人永远年轻……
石校长让我向全校老师汇报了我的工作后,当即决定,找一个星期日,全校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到盘山来听我的课。
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星期天。头一天,我向同学们报告了这一消息,教室里沸腾起来,那时同学们便每天接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老师。有时一天400人、500人,最多时达到700人。时间长了,同学们已经有点害怕来客人了,但一听说我的班主任要来,听说我母校的老师们要来,立即生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忙碌着,准备着,盼着快些见到老师们。
这一天终于来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们热烈地欢迎我的老师们来到学校。在一片掌声中,母校50多位任课教师在我们的大教室里落座。
全班同学都充满好奇,探头探脑,交头接耳,商量着,猜测着,询问着:“究竟谁是咱们老师的班主任?”
赵德民等几个急性子,猜不出来,便悄悄来问我,我说:“这点事都侦察不出来,你们自己去问嘛!”他们真的去打听去问了。
上课之前,唱完了课前一支歌,可离事先约定的上课时间还有几分钟,我很随便地像往常那样问:“这几分钟咱们干点啥呀?”不料学生们竟异口同声地喊起来:“请咱们老师的老师讲话!”(www.xing528.com)
这真是一个突然袭击,我没想到,我的老师更没想到。我感到难为情,若想到学生这样回答我就不问了。我的何老师毕竟久在教坛耕耘,世面见得多了,她从容地站起来,不慌不忙地讲起我们小时候的事情,讲起我读中学时学习的特点。我真佩服她的记忆力,她的讲述把我带回了中学,她说到的几件事立即激起我一圈圈记忆的涟漪,我沉浸在回忆中,几乎忘了上课。
上课时,我请同学们口头作文:“今天同学们袭击了我的老师,我替我们老师也袭击大家一次。请同学们谈一谈听了我的老师的讲话以后的感想和体会。”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讲自己的感受,冯秀玲同学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记住石校长、何老师的话,将来长大了,一定超过我们的魏老师。”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被她说乐了,一时间,大教室里的三代师生心心相印,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大家都希望我们的教育事业真的能够一代胜过一代。
有的学生,毕业以后,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超过了我,我替他们高兴。
有的学生,刚刚毕业参加工作,掌握的实权便超过了我,在社会上有很强的活动能力,我替他们高兴。
也有的学生,参加工作三四年,实际工资收入便超过了我,住房条件也超过了我,我更替他们高兴。
我盼望学生们不仅在知识上、学习上、工作上超过我,更希望他们不再过我们像他们那么大时连玉米面都吃不饱的生活,更希望他们在生活条件方面远远超过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