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的人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物以及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4]广义的公共安全涵盖了整个国家、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生活的一切方面的安全,主要包括国防安全、环境安全、社会福利保障等;[5]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来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个部分。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教育含义的理解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安全教育,也称为大安全观教育,以激发青少年和大学生群体形成自身安全和传播社会安全知识的思维意识、提高自身安全防护和社会安全的技能、培养自觉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为目的所开展的教育。狭义的公共安全教育,又称为小安全观教育,主要指以唤醒青少年的安全维护意识、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技能为目的所开展的教育。[6]
有资料显示,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公共安全教育的理念与地区环境、营造文化氛围、编写相关教材、公共安全训练和演练、安全信息平台等紧密结合,打造安全素质、防护技能与应用为一体的功能体系,其中的诸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制订安全教育预案,使青少年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并实践火场逃生技能,掌握相关能力,消防协会一年一度对制订优秀教育计划的教师实施表彰,以推进防火安全教育。通过建立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在校内公布危险性境况与学校附近的危险性人员,并对学校公务人员提出管理要求,同时注意具有危险性的学生转入或在学区内就学。以及要求教师与学生交谈,观察学生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忧虑,并鼓励学生、家长及时向学校报告危险性情况,共同研究处理对策。
我国为提高中小学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能力,教育部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办发〔2007〕9号)。
2006年,教育部等十部委以部长令形式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要“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同时对学校开展日常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形式和内容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特别是要求学校要针对预防交通、溺水、火灾、触电和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演练,使师生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范知识和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www.xing528.com)
200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制订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分为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并纳入了中小学校教育。[7]另外,安全教育内容的设置考虑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和特点的不同,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该《纲要》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别设置教学的内容,并且侧重点各有所不同,以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8]
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模块的设置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体现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成长的特点,并与中小学生相区别。[9]吴春梅(2011)结合我国新形势背景环境,建议从5个方面为大学生群体设置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模块及各模块教育的重点。一是国防和政治安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安全观和国家利益观,在面对重大国防安全事件和政治事件时,能够坚决地做出不损害国家根本利益的行为规范。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怀。二是经济与社会安全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下国家安全的概念不仅仅是传统的国防安全,还涉及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等社会安全类领域(尤其是金融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卫生安全、文化安全)。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觉预防和应对危机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感。三是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观念,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加强预防和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的能力,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网络不良信息诱惑、网络犯罪。四是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帮助大学生熟练掌握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等其他突发灾害事故或事件的各种技能,包括自救和施救措施。五是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公共安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的内涵理解,树立正确的公共安全道德观念,在面对在公共安全事件时展现公共精神,全面发展个体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意识。[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