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非子》:治国方法的差异

《韩非子》:治国方法的差异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选自《韩非子》第三十八篇《难三》,题目为编者所加。叶公子高、鲁哀公和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对同样的问题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①,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②。”哀公问政于仲尼③,仲尼曰:“政在选贤。”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封于叶地。③哀公,即鲁哀公姬将,为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雍门,城门之名,一说为台榭之名。路寝,高台之名。叶公子高叶公子高,姓沈名诸梁。

《韩非子》:治国方法的差异

【题解】

本文选自《韩非子》第三十八篇《难三》,题目为编者所加。叶公子高、鲁哀公和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对同样的问题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韩非子法家立场出发,对孔子的治国主张逐一进行了驳斥,最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原文】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

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

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

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

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选自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第十六《难三》)

【注释】

①叶(旧读shè)公子高,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封于叶地。问,询问。政,政事。仲尼,即孔子,其名丘,字仲尼。②悦,使……高兴。来,使……归顺。③哀公,即鲁哀公姬将,为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④齐景公,原名姜杵臼,春秋时期齐国国君。⑤节,节约。⑥夫子,孔门弟子对孔子的敬称。一,一致。⑦对,回答。⑧叶(旧读shè),叶地(今河南省叶县一带)。都,城邑。国,国都。⑨背,背叛。⑩大臣三人,指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⑪外,对外。障距,阻挡。⑫内,对内。比周,结党营私。愚,愚弄。君,君主。⑬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扫除,祭扫。⑭社稷,国家。血食,谓受享血食祭品。⑮是,这。⑯筑,修筑。雍门,城门之名,一说为台榭之名。⑰为,建造。路寝,高台之名。⑱朝(zhāo),早晨。乘(shèng),马车。三,三人。

【品读】

叶公子高、鲁哀公和齐景公三人都来向孔子请教,他们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治国。面对同样的病症,孔子却分别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子贡大惑不解,便向老师请教,孔子解释说治国问题表面上看似相同,但引起问题的深层原因却不尽相同,所以需要对症下药。叶地的问题在于民心不稳,所以建议叶公要让近者高兴,远者归顺;鲁国的问题在于大臣擅权,所以建议哀公要选用贤才;而齐国的问题在于君主过于骄奢淫逸,所以建议景公要节约财力。孔子的言论听起来既合情又合理,毫无不妥之处;但是韩非子却斥责其为“亡国之言”。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言之成理呢?我们详细来看。(www.xing528.com)

本文中的叶公子高,正是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中的主人公。当时叶地刚刚并入楚国不久,民众对国君还存有背离之心,在局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孔子建议叶公以“悦近而来远”的办法施以恩惠,这是教人将希望完全寄托于恩赐。在韩非子看来,如果以恩赐作为治国手段,无功可以得赏,有罪可以免罚,这种做法将会直接导致法纪的败坏,而法纪一旦败坏,政治就会完全陷入混乱。叶地的民众有背叛之心,根本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明察。孔子不教叶公重视明察,却让他舍弃自身权势,和臣下一样用施惠手段去争夺民众,韩非子认为这完全是舍本逐末的错误思路。

鲁哀公的有些臣子外拒诸侯,内结私党,而孔子却劝说哀公选用贤人,在韩非子看来,这不是根据功劳来选用贤人,而是让君主去选择心目中所谓的贤人。假使哀公知道孟孙、季孙、叔孙三人专权的事实,那么这三个人一天也待不下去。因为哀公不会选用贤人,选出的只能是他自己所谓的贤人,所以这三个人才能够执政。哀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贤人,却用选举贤人的办法去劝说他,这反而会让哀公的祸患来得更猛、更快一些。

晚年的齐景公贪图享乐,生活奢侈,不仅厚赋重刑、大造宫室,甚至将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二供自己享用,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面对景公的所作所为,孔子劝他节约财力,韩非子却坚决反对孔子的主张。他认为对君主而言,节俭与否根本无足轻重。齐国疆域方圆三千里,当年齐桓公用国家一半的收入来供自己享受,仍然成为一代霸主。桓公之所以能成为“五霸”之首,是因为他懂得作为君主必须要稳稳抓住赏、罚二途的道理。韩非子认为,君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比景公再奢侈几倍,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总而言之,韩非子完全否定了孔子的药方,那么他自己有没有提出新的方子呢?当然有。韩非子认为,只用一个方子就足以医治三位君主面对的祸患,这个方子就是“知下”,即了解下情。君主如果了解下情,坏事处于萌芽状态就能被禁止,奸邪行为就无从积累,结党营私的事就不会出现,对外阻挡士人、对内结党营私的祸患自然也就不会发生。同样,如果君主了解下情,就心明眼亮;心明眼亮,赏罚就公正;赏罚公正,国家就不会贫困,民众自然也就不会产生背离之心。

对于同样的病症,儒家开出的是补药,而法家开出的是猛剂。孔子对于治国的主张,无论是施恩、举贤,还是节财,无一不是从儒家仁爱的立场出发。这种方法固然有效果,但是见效却非常缓慢,而且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又缺乏实现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在法家思想家韩非子看来,儒家的学说显得辽远迂阔,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务实,也就是先须“知下”,再谈治国。

【扩展阅读】

导言:从“叶公好龙”的典故到“问政于孔子”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表里不一、颟顸无能的叶公,但《风俗通义》记载的叶公却是一个既能安邦又能亲民的贤才。我们在对比阅读中自然能够体会到别样的兴味。

叶公子高

叶公子高,姓沈名诸梁。古者令曰公。忠于社稷,惠恤万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

白公胜作乱,杀子西、子期,劫惠王以兵。叶公自叶而入,至于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何为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人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击进之,与国人攻白公,奔山而逝。生烹石乞,迎反惠王,整肃官司,退而老于叶。

及其终也,叶人追思而立祠。功施于民,以劳定国,兼兹二事,因祠典之所先也。(选自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正失第二·叶令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