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文选自《韩非子》第三十篇《内储说上》,题目为编者所加。“一听”中的“一”是统一之意,所以“一听”并不是说只听一面,而是要求君主应该全面听取臣下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准确的判断,做出英明的决策。
【原文】
三国兵至韩①,秦王谓楼缓曰②:“三国之兵深矣③!寡人欲割河东而讲④,何如⑤?”
对曰:“夫割河东⑥,大费也⑦;免国于患⑧,大功也。此父兄之任也⑨,王何不召公子氾而问焉⑩?”
王召公子氾而告之⑪,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今割河东而讲,三国归,王必曰:‘三国固且去矣⑫,吾特以三城送之⑬。’不讲,三国也入韩⑭,则国必大举矣,王必大悔。王曰:‘不献三城也。’臣故曰:王讲亦悔,不讲亦悔。”
王曰:“为我悔也⑮,宁亡三城而悔⑯,无危乃悔⑰。寡人断讲矣⑱。”(选自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第九《内储说上》)
【注释】
①韩,当为“函谷”,即函谷关。据顾广圻说。②楼缓,战国中后期著名纵横家,本为赵人,事武灵王,后入秦,事昭襄王。③深,深入。④讲,讲和。⑤何如,怎么样。⑥割,割让。⑦费,代价。⑧免,避免。⑨任,责任。⑩问,咨询。“氾”当为“池”,据卢文弨说。⑪告,告知。⑫固,本来。且,将要。去,离开。⑬特,白白地。⑭韩,当为“函谷”,即函谷关。⑮为,如。据王引之说。⑯宁,宁可。亡,丧失。⑰危,危亡。⑱断,决定。
【品读】
齐闵王二十五年(前299),齐、魏、韩三国结成联盟,在孟尝君的指挥下挥师西进,目的是秦国。面对来势汹汹的三国联军,对秦昭王来说,迎战还是求和,这是个问题。君主进退两难的时候,必然想听听臣下的看法,这个让秦昭王第一个想起的人是楼缓,因为他是当时秦国的相国。昭王向楼缓吐露了自己打算求和的想法,可是楼缓表面上采用“两分法”大谈损失与功劳,但实际上却等于什么都没说,轻轻一句“此父兄之任也”,便悄然抽身,把这烫手的山芋抛给了秦国王室。在他看来,这秦国是你秦王的国家,自己根本犯不着担,也担不起存亡抉择的责任,万一到时候秦王后悔,清算当时出主意的人,自己岂不是在劫难逃?
公子氾同样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既然楼缓已经将球踢给自己,那就使出浑身解数,见招拆招吧。于是,他把可能出现的后果都提前说了出来,拿着两套预案让秦昭王自己选择——反正选哪个都得后悔,你自己看着办吧!公子氾这样做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自保——事后秦王即使后悔,也不会把他公子氾套进去。
函谷关(www.xing528.com)
孟尝君心怀当年被秦王囚禁的仇恨,联合三国一路杀来,已经攻到了秦国的东方屏障函谷关。面对万分危急的形势,为了不至于让国家灭亡,秦王打算求和,可相国楼缓玩起了“太极”,借故推脱,而宗室的态度实际上仍然是让秦王自己选择。看起来秦王的选择似乎并没有错,那么韩非子为什么要借这个故事批评君主呢?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史实两方面来分析。
在理论上,韩非子提出“一听则愚智不纷,责下则人臣不参”(《韩非子·内储说上》)。他认为,君主如果全面听取意见,愚蠢和聪明的见解就会一清二楚;君主如果督责臣下的行为,有没有真才实学就会很容易辨别。所以,韩非子主张君主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一定要用七种手段——“七术”去驾驭臣下,“一听”则是其中的第四种。面对国家大事,秦昭王仅仅听取了楼缓和公子氾两人的意见,更何况他们实际上并没有提出自己的真实意见。可见,韩非子批评秦王的原因,正是因为秦王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一听”的原则。
让我们再来看看史实。就在三国联合攻秦的时候,迅速发展的燕国与它南方的邻国齐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齐国攻秦之后不久两国间便爆发了战争),后院起火的可能性决定了齐国根本无法将兵锋继续指向千里之外的秦国。而且,三国联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在联军统帅孟尝君看来,如果攻灭秦国,齐国不仅拿不到土地,反而还会壮大韩、魏两国的实力,而且因为失去秦国的制衡,南方的楚国将会急剧扩张,结果必然会威胁到齐国的利益。
就这样,秦昭王既没有全面听取臣子的意见,又缺乏对当时各国形势的准确判断,匆匆忙忙地决定将三座城池割让给敌国,自以为措施得当,其实不然。
【扩展阅读】
导言:魏国国君因为贪图利益,没有全面听取臣子的意见,草率地以貌似合理而实际荒唐的逻辑要求吞并韩国,却没有考虑到韩国国君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来回敬魏国,所以不但目的没有达到,而且搞得自己很没面子。
郑梁一国
魏王谓郑王曰:“始郑、梁一国也,已而别,今愿复得郑而合之梁。”
郑君患之,召群臣而与之谋所以对魏。
郑公子谓郑君曰:“此甚易应也。君对魏曰:‘以郑为故魏而可合也,则弊邑亦愿得梁而合之郑。”
魏王乃止。(选自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第九《内储说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