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文选自《韩非子》第二十篇《解老》,题目为编者所加。“为礼”通过“和氏璧”“隋侯珠”的事例,和“物不并盛”“理相夺予”的道理,以说理、举例相结合的方式,站在法家立场上否定了“礼”,进而攻击了“礼”背后儒家思想的合理性。
【原文】
礼为情貌者也①,文为质饰者也②。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③。夫恃貌而论情者④,其情恶也⑤;须饰而论质者⑥,其质衰也⑦。何以论之⑧?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⑨;隋侯之珠⑩,不饰以银黄⑪。其质至美⑫,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⑬,其质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间,其礼朴而不明⑭,故曰:“礼薄也⑮。”
凡物不并盛⑯,阴阳是也;理相夺予⑰,威德是也⑱;实厚者貌薄⑲,父子之礼是也。由是观之,礼繁者,实心衰也⑳。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选自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第六《解老》)
【注释】
①礼,礼仪。情,情感。貌,外貌。②文,文采。质,本质。饰,修饰。③好,喜好。恶(wù),厌恶。④恃,依靠。⑤恶(è),不好的。⑥须,必须。⑦衰,衰败。⑧何以,为什么。⑨采,通“彩”,色彩。⑩隋,通“随”。⑪银黄,白银和黄金。⑫至,极。⑬行,流行。⑭明,明晰。⑮薄,简朴,不烦琐。⑯并,一起。⑰理,道理。夺,剥夺。予,给予。⑱威,这里与“刑”同义,指杀戮。德,奖赏。⑲实,内心。⑳实,内心。事,通“使”。据于思伯说。通,贯通。朴,朴实。应,回应。轻,小。责,责怪。怨,怨恨。资,资助。分,通“忿”,怨恨。毋,通“勿”,不。争,争执。首,头。
《礼记》
【品读】
“礼”和“文”,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以社会规范、道德约束和人伦准则等形式牢固地植根于华夏文明的血脉之中,并深刻影响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然而,对于事物的评判都是相对而言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东西能永恒佩戴尽善与尽美的光环,“礼”和“文”也是如此。熟知儒家思想的韩非子,并没有止足于礼仪所带来的人文繁华,而是对其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以理性精神从外表与内涵的关系方面,剖析出了“礼”和“文”被前人忽视的特点,他对于“礼”的否定,现在看来的确过于极端化,但其理论中闪烁着的思辨色彩,应当不容完全抹杀。
韩非子认为,礼仪是情感的外在描绘,文采是本质的外在修饰。君子采纳情感而舍弃描绘,喜欢本质而厌恶修饰。通过修饰过的表象来解读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一定是不真实的,而依靠修饰过的表象来探讨事物的本质,这种本质一定是衰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他举了两个例子:作为玉器中的宝贝,“和氏璧”是不需五彩加以修饰的;作为珍珠中的上品,“隋侯珠”也无须金银进行装点。因为它们的本质已经达到了美的极致,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配得上修饰它们。(www.xing528.com)
由此,韩非子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事物需要修饰之后才能流行,说明它的本质并不美。父子之间,那种纯朴自然又不拘泥于严格形式的礼节,就是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因此,礼应该是简朴的,它并不需要烦琐。对于任何事物来说,构成其整体的各个方面不能同时旺盛,阴阳二气就是这样;事理总是正反相互排斥的,刑罚和奖赏就是这样;而实情深厚的事物在外貌上往往会显得比较淡薄,父子之间的礼仪正是这样。
所以,在韩非子看来,礼节烦琐恰恰是内心真实感情衰竭的表现。他认为制定礼仪的本来目的,是为了沟通人与人之间朴实的心意。就普通人而言,自己行礼之后,如果别人回礼,心中便会觉得愉悦,如果不回礼就会责怪怨恨。而现在行礼的人,本想借此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但却给众人给予了指责自己的借口,于是就埋下了人们之间相互争执的隐患,而一旦有了争执,混乱的产生便不可避免。所以《老子》说:“礼是忠、信淡薄的表现,也是混乱产生的开端。”
韩非子所处的时代,是法家与儒家激烈论辩的时代,韩非子为了维护自己的理论,以异常犀利的言辞来反驳儒家立足于“仁义”的主张,这是不难理解的。事实上,儒家和法家的目的都是治理好国家,但各自开出的方子却是大相径庭:儒家是理想主义者,崇尚“仁义”,寄希望于王道;而法家则是现实主义者,信仰霸道,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内政建设,通过这种努力来建设强大的国家,最终统一天下。在韩非子看来,儒家提出的“礼”和“文”等主张,目的是好的,但在现实社会中却根本行不通,因为“礼”和“文”从根本上说都属于事物外在的修饰,在践行它们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混乱。这样的结局,在着力于政治建设的韩非子看来,是绝对无法接受的。所以,他借老子之口,通过“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的说法,对“礼”予以坚决否定。
【扩展阅读】
导言:从根本上来说,法家是反对“礼”的。韩非子就认为繁文缛节不过是内心真实情感衰竭的表现。与此相反,儒家不仅在理论上将“礼”置于一个极高的层面,而且认为将其在日常生活中予以落实更为重要。“程门立雪”的故事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这一点。
程门立雪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
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二十八《杨时传》,中华书局,19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